凭栏
词语释义
凭栏
(1) 身倚栏杆
词语解释
亦作“ 凭阑 ”。身倚栏杆。
唐 崔涂 《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南唐 李煜 《浪淘沙令》词:“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忽忆登高去年客, 慈恩 湖阁共凭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凭栏四顾,水天一色。”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凭栏默想透山海,静寂时有草虫鸣,心境平更平。”
亦作“ 凭阑 ”。靠着栏杆。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消。”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怒髮衝冠,凭栏处、瀟瀟雨歇。” 清 朱彝尊 《曹赞善移居》诗之二:“正欲凭阑看洗象,玉河新水一时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凭阑”。身倚栏杆。
引唐崔涂《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词:“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明何景明《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忽忆登高去年客, 慈恩湖阁共凭阑。”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凭栏四顾,水天一色。”
陈毅《莫干山纪游词》:“凭栏默想透山海,静寂时有草虫鸣,心境平更平。”
亦作“凭阑”。靠着栏杆。 唐温庭筠《菩萨蛮》词:“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消。”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怒髮衝冠,凭栏处、瀟瀟雨歇。”
清朱彝尊《曹赞善移居》诗之二:“正欲凭阑看洗象,玉河新水一时高。”
凭栏的国语词典
倚靠著栏杆。宋.韩琦〈北塘春雨〉诗:「晴来西北凭栏望,拂黛遥峰濯万螺。」《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是夜宿于冀州城东角楼上,凭栏仰观天文。」也作「凭阑」。
凭栏的网络释义
凭栏
凭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2) 同本义
恁,依也。——《小尔雅》
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
(3) 又如:凭几(凭靠几案);凭肩(以手靠在别人肩上);凭脉(搭脉)
(4) 依托;仰仗
不凭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
凭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
(5) 又如:凭附(依附;依靠);凭妖(依托妖言);凭狐(喻依仗他人权势的人);凭城(据城以守);凭系(依托维系);凭负(依恃);凭托(依仗,依托);凭高(登临高处);凭虚(凌空)
(6) 根据 。如:凭按(据以查验);凭限(官员赴任文凭上规定的期限);凭说(辩白的证据);凭臆(凭主观推测立说);凭应(依据瑞应);凭断(据以判断);凭龟(以龟卜为据)
名词
证书 。如:凭票(凭据);凭验(凭证,凭据);凭文(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凭引(证明身分的凭据);凭由(官府发给的凭证);凭限(写明有效期限的证书)
(1) 不论;不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凭你跑得多快,我也赶得上
(3) 如此
原来凭地可恶,把我轻薄也罢,如何触伤我父亲。——《石点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êng5(pêng) [澄海、饶平]pêng5(phê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凭 | 扶冰 | 並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bʰĭəŋ | bing/bio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阑(
)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2)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玉篇》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栏楯(栏杆);栏干子(栏杆);栏角(栏杆的转角);栏船(有栏杆的大木船)
(4) 饲养家畜的圈 。如:栏厩(牛马圈);栏牢(关牛马的圈);牛栏;猪栏
(5) 报纸或刊物中有固定标题或特写的部分 。如:专栏;备注栏
(6) 一面墙壁或特制的告示牌,用以张贴通知、证券市场行情、剧场海报等供大群人和公众观看 。如:布告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