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

líng xiāo [ ling xiao]
注音 ㄌ一ㄥˊ ㄒ一ㄠ

词语释义

指凌歊台。

词语解释

  1. 指 凌歊台 。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 凌歊 借地,嘉福分基。”

引证解释

⒈ 指凌歊台。

明唐寅《金粉福地赋》:“凌歊借地,嘉福分基。”

凌歊的网络释义

凌歊

  • líng xiāo,古代一般指凌歊台,唐代姑孰县境十个代表性景观:姑孰溪、丹阳湖、谢公宅、凌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矶、灵墟山和天门山,李白曾作《姑孰十咏》,其中一首是《凌歊台》。《太平寰宇记》:姑孰溪,在太平州当涂县南二里。姑熟(姑孰),即古县名。此水经县市中过,故溪即因地以名之也。《江南通志》:姑熟溪,在太平府当涂县南二里,一名姑浦,合丹阳东南之余水,及诸港来会,过宝积山入大江。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姑熟溪,水色绀碧,与河流不相杂。陆放翁《入蜀记》:姑熟溪,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幽奇。
  • 据《方舆胜览》记载,凌歊台在太平州城北黄山上。宋武帝南游,尝登此台,乃建离宫焉。《江南通志》:凌歊台,在太平府当涂县黄山,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顶平而圆,宋武帝建宫避暑处。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出北门五里余,登凌歊台,台在黄山上,本不高,而望甚远。西南即青山,却顾采石、天门及溧阳、和州诸山,皆在目中。
  • 汉字详情

    líng [ling]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F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MGC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夌 líng)声。本义:冰)

    (2) 同本义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孟郊《寒江吟》

    (3) 又如:凌冰(流水中的冰块);凌灾(因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凌床(冰床);凌室(古代的藏冰室)

    (4) 冰室,冰库 。如:凌阴(冰室)

    (5) 姓

    动词

    (1) 积冰

    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文选·张衡·思玄赋》

    (2) 凌驾;压倒

    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

    凌出华林部。——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 又如:凌铄(压倒);凌砾(犹言压倒,超过);凌跨(超越);凌迈(超越);凌等(超越等级)

    (4) 欺侮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5) 又如:凌逼(欺凌压迫);凌藉(欺凌);凌折(欺压,折辱);凌尚(凌辱尊长);凌忽(欺辱,轻慢);凌虐(欺压,侵犯;虐待)

    (6) “凌”假借为“夌”。侵犯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7) 又如:凌圣(侵犯神灵);凌犯(侵犯;侵扰);凌折(侵犯);凌践(侵害摧残);凌踏(侵害摧残);凌突(侵犯;冲撞)

    (8) 升,登上(只有于有相当高度的地方)

    攻将凌其城。——《商君书·赏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 又如:凌虚(升上天空);凌翥(高飞);凌励(同凌厉。凌空高飞);凌腾(上升,升腾)

    (10) 战栗

    虎豹之凌遽。——《汉书·扬雄传上》。注:“凌,战栗也。”

    (11) 奔驰 。如:凌澌(奔流的冰块);凌厉(奋迅前进,气势猛烈)

    (12) 迫近

    凌晨过骊山。——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3) 又如:凌晓(清晨);凌薄(迫近);凌摩(迫近,接近)

    (14) 乘,驾驭 。如:凌风(驾着风)

    (15) 越过,渡过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葛洪《抱朴子》

    形容词

    (1) 寒 。如:凌冬(寒冬);凌冽(寒冷);凌兢(寒冷的地方);凌凌(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寒冷的样子)

    (2) 杂乱

    风入春松正凌乱。——元稹《五弦弹》

    (3) 又如:凌乱(杂乱而没有次序)

    英文翻译

    pure; virtuous; insult; maltreat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东莞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陆丰腔] lin3
    ◎ 潮州话:lêng5 (l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膺平聲開口三等ling/lionglĭəŋ
    xiāo [xiao]
    部首: 427
    笔画: 14
    五笔: YMKW
    仓颉: YBNO
    四角: 07282

    英文翻译

    sigh

    方言集汇

    ◎ 粤语:hi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eu1 hiau1 [客英字典] hiau1 [海陆丰腔] hiau1 [梅县腔] hau2
    ◎ 潮州话:h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嬌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hieu/xyeux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