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厉

líng lì [ling li]
繁体 凌厲
注音 ㄌ一ㄥˊ ㄌ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凌厉 línglì

(1) 意气昂扬,气势猛烈

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三国志·贾诩传》裴松之

下令飚发凌厉。——· 张廷玉《明史》

练习在打板球时使他的投球更加凌厉
攻势凌厉
be swift and fierce

词语解释

  1. 凌空高飞。

    汉 班固 《览海赋》:“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势。” 隋 卢思道 《孤鸿赋》:“摩赤霄以凌厉,乘丹气之威夷,遡商飆之嫋嫋,玩阳景之迟迟。”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双萍易飘转,独鹤思凌厉。明晨去 瀟湘 ,共謁 苍梧 帝。”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2. 形容气势迅速猛烈。

    《明史·海瑞传》:“下令飇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3. 雄健;锋利。

    宋 叶适 《<巽岩集>序》:“自有文字以来,名世数十,大抵以笔势纵放,凌厉驰骋为极功。” 明 宋濂 《元故奉训大夫杨君墓志铭》:“其於诗,尤为名家,震盪凌厉,駸駸将逼盛 唐 。”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朱子 五言,不必崭絶凌厉,而意趣风骨自见,知为德人之音。” 李瑛 《第五个春天》诗:“看,英雄的 高棉 儿女--迅猛,象爆炸的雷;凌厉,象万把钢刀。”

  4. 淩厲:

  5. 凌空高飞;升腾直上。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鮋鰕踊悦於泥泞,赤螭凌厉乎高冥。” 唐 李德裕 《凤凰赋》:“畏采毛之摧落,不凌厉而奋飞。”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6. 形容气势猛烈逼人。

    《三国志·魏志·贾翊传》“ 太祖 不从,军遂无利”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至于 赤壁 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 宋 朱淑真 《白菊》诗:“回旋秋色漙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 明 宋濂 《诸子辩》:“﹝ 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下上星辰而莫测其所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文气凌厉,词意婉和。”

  7. 犹严肃,严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吾乡 黄石斋 先生为千古伟人,初不知其生前如何风采,余曾得其《待漏图》画像,则恂恂道貌,靄然可亲,絶无一毫凌厉气概。”

  8. 犹锋利。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尔来时局迁移,战术大变,前此骑射火器,凌厉无前,今则芻狗弁髦,一无所用。”

引证解释

⒈ 凌空高飞。

汉班固《览海赋》:“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势。”
隋卢思道《孤鸿赋》:“摩赤霄以凌厉,乘丹气之威夷,遡商飆之嫋嫋,玩阳景之迟迟。”
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双萍易飘转,独鹤思凌厉。明晨去瀟湘,共謁苍梧帝。”
宋苏泂《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⒉ 形容气势迅速猛烈。

《明史·海瑞传》:“下令飇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⒊ 雄健;锋利。淩厲:

宋叶适《<巽岩集>序》:“自有文字以来,名世数十,大抵以笔势纵放,凌厉驰骋为极功。”
明宋濂《元故奉训大夫杨君墓志铭》:“其於诗,尤为名家,震盪凌厉,駸駸将逼盛唐。”
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朱子五言,不必崭絶凌厉,而意趣风骨自见,知为德人之音。”
李瑛《第五个春天》诗:“看,英雄的高棉儿女--迅猛,象爆炸的雷;凌厉,象万把钢刀。”

⒋ 凌空高飞;升腾直上。

晋葛洪《抱朴子·任命》:“鮋鰕踊悦於泥泞,赤螭凌厉乎高冥。”
唐李德裕《凤凰赋》:“畏采毛之摧落,不凌厉而奋飞。”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⒌ 形容气势猛烈逼人。

《三国志·魏志·贾翊传》“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南朝宋裴松之注:“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
宋朱淑真《白菊》诗:“回旋秋色漙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
明宋濂《诸子辩》:“﹝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下上星辰而莫测其所之。”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文气凌厉,词意婉和。”

⒍ 犹严肃,严厉。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黄忠端公》:“吾乡黄石斋先生为千古伟人,初不知其生前如何风采,余曾得其《待漏图》画像,则恂恂道貌,靄然可亲,絶无一毫凌厉气概。”

⒎ 犹锋利。

清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尔来时局迁移,战术大变,前此骑射火器,凌厉无前,今则芻狗弁髦,一无所用。”

凌厉的国语词典

上升、高飞。

凌厉的网络释义

凌厉 (汉语词语)

  • 凌厉,指凌空高飞;意气昂扬,气势猛烈。语出汉班固 《览海赋》:“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势。”
  • 凌厉造句

    面对他那凌厉的功势,敌人很快就招架不住。
    敌人的攻势异常凌厉。
    面对进攻凌厉,传带技术高超的蓝色足球队,我们队是防不胜防,难以招架。
    抬眼看去只见这黑衣少年身形消瘦,十八九岁的样子,面目清秀,双眸黝黑深邃,全身似乎浓罩着一股阴柔悲凉的气息,却又仿佛匣剑帷灯,不失凌厉。
    那上士猛然被人给揪住了领子,心头还是吃了一惊,待看清揪自己衣领的是个大头兵时,脸色就更难看了,眼神凌厉的盯着林峰的脸,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军衔。
    此时姚、封二人正与黑袍王者拼命,情势并不乐观,一见到鬼王转回杀向黑袍王者,当下大喜,精神倍增,手中刀兵,更加疯狂凌厉。
    林凡咧嘴一笑,直接出手,七星拳闪烁,大手探出,五指张开,好似鹰击长空,恶蛟扑食,凌厉的劲风呜呜作响,空气爆炸。
    相里鼓起嘴,有点象青蛙,难怪他是海军呢!高成有的没的想的,咦,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凌厉的眸光立即射向了燕王春。
    就防御能力而言,他们稍逊于苏格兰同侪,但剑剑有进无退,攻击凌厉无匹。
    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如怒虎出林,时而如饿虎擒羊,要体现出刚强凌厉的风格。
    见缝插针!秦朗的指头尖上,一根钢针忽地射出,鬼魅而凌厉,就如同蝎子尾巴上面的螫针,准确无误地击中了叶傲天的手掌。
    董仙祺潇洒地对胡言笑了笑,眼神凌厉地盯着刘晓枫说“希望你今天能比上次更厉害!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哦!”。
    只见凌厉的攻击瞬间到达,集合攻击的箭矢遮天盖日,如死神降临般直射天际而後猛扑而下。
    董永刚想缓气稍歇,忽然成千上万的光剑陡然自空中聚集成炬,眨眼之间便形成了一道凌厉无比的剑锥,如同一抹箭矢激射而来。
    银行地产板块盘初下跌,但化工股开盘后展开凌厉攻势,激发市场做多情绪,保险、地产等走出快速拉升,沪指震荡翻红。
    宁清荷的剑法则一改轻灵端丽之态,变得奇诡凌厉,剑势峻急,隐隐的充满了阴森惨怖之意。
    事实情况却是,驻守博罗季诺的德军是一帮乌合之众,在苏联红军的凌厉攻势之下很快便败下阵来。
    墨色的浓云挤压着天空,掩去了刚刚的满眼猩红,沉沉的仿佛要坠下来,压抑得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悄悄的。淡漠的风凌厉地地穿梭着,将人的惊呼抛在身后。柔弱的小花小草早已战栗地折服于地。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雪是美好的,是可爱的,又是尖刃凌厉的。下雪的时候,只有那些敢于挑战,不畏严寒的人才能分享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那份真正的美。
    龙戈儿不再心浮气躁,沉着应变,这次掌力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后劲凌厉,摧枯立朽的破坏力隆然扩散,遇物即毁。

    汉字详情

    líng [ling]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F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MGC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夌 líng)声。本义:冰)

    (2) 同本义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孟郊《寒江吟》

    (3) 又如:凌冰(流水中的冰块);凌灾(因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凌床(冰床);凌室(古代的藏冰室)

    (4) 冰室,冰库 。如:凌阴(冰室)

    (5) 姓

    动词

    (1) 积冰

    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文选·张衡·思玄赋》

    (2) 凌驾;压倒

    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

    凌出华林部。——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 又如:凌铄(压倒);凌砾(犹言压倒,超过);凌跨(超越);凌迈(超越);凌等(超越等级)

    (4) 欺侮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5) 又如:凌逼(欺凌压迫);凌藉(欺凌);凌折(欺压,折辱);凌尚(凌辱尊长);凌忽(欺辱,轻慢);凌虐(欺压,侵犯;虐待)

    (6) “凌”假借为“夌”。侵犯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7) 又如:凌圣(侵犯神灵);凌犯(侵犯;侵扰);凌折(侵犯);凌践(侵害摧残);凌踏(侵害摧残);凌突(侵犯;冲撞)

    (8) 升,登上(只有于有相当高度的地方)

    攻将凌其城。——《商君书·赏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 又如:凌虚(升上天空);凌翥(高飞);凌励(同凌厉。凌空高飞);凌腾(上升,升腾)

    (10) 战栗

    虎豹之凌遽。——《汉书·扬雄传上》。注:“凌,战栗也。”

    (11) 奔驰 。如:凌澌(奔流的冰块);凌厉(奋迅前进,气势猛烈)

    (12) 迫近

    凌晨过骊山。——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3) 又如:凌晓(清晨);凌薄(迫近);凌摩(迫近,接近)

    (14) 乘,驾驭 。如:凌风(驾着风)

    (15) 越过,渡过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葛洪《抱朴子》

    形容词

    (1) 寒 。如:凌冬(寒冬);凌冽(寒冷);凌兢(寒冷的地方);凌凌(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寒冷的样子)

    (2) 杂乱

    风入春松正凌乱。——元稹《五弦弹》

    (3) 又如:凌乱(杂乱而没有次序)

    英文翻译

    pure; virtuous; insult; maltreat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东莞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陆丰腔] lin3
    ◎ 潮州话:lêng5 (l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膺平聲開口三等ling/lionglĭəŋ
    [li]
    部首: 206
    笔画: 5
    五笔: DD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S
    四角: 71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是“砺”的本字。从厂( 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礪。” 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3) 祸患;危险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4) 又如:厉阶(祸端)

    (5) 恶鬼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6) 疠,瘟疫,传染病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7) 河岸,水旁;边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8)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9) 通“癞”( lài)。恶疮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10) 姓

    动词

    (1) 磨,磨快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3) 砥砺,磨练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5) 同“励”。振奋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6)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7) 激励,勉励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8)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9) 连衣涉水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10)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11) 策,鞭打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12) 警惕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13) 疾飞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14) 害;虐害;损害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5) 得传染病

    苗死,民厉。——《管子》

    (16) 变为恶鬼

    国为虚厉。——《庄子》

    形容词

    (1) 严厉(威严不随和)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3) 邪恶 。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4) 猛烈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6) 恶,凶恶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7) 危险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8) 味道浓烈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英文翻译

    whetstone; grind, sharpen; whet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lĩ)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