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疎

diāo shū [ diao shu]
注音 ㄉ一ㄠ ㄕㄨ

词语释义

凋疏。

词语解释

  1. 凋疏。

    前蜀 李珣 《临江仙》词之一:“芰荷经雨半凋疎。拂堤垂柳,蝉噪夕阳餘。”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 淮 旁之民祇是往来两岸洲夹之内,铜钱异用,风波滞留,便已盘费消折。安居虽久,仍旧凋疎。” 明 王世贞 《水石斋中小池鸳鸯忽去其雌曹生子念命余孤鸳篇》诗:“碧荇芳萍梦已虚,红颜绣羽渐凋疎。”

引证解释

⒈ 凋疏。

前蜀李珣《临江仙》词之一:“芰荷经雨半凋疎。拂堤垂柳,蝉噪夕阳餘。”
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淮旁之民祇是往来两岸洲夹之内,铜钱异用,风波滞留,便已盘费消折。安居虽久,仍旧凋疎。”
明王世贞《水石斋中小池鸳鸯忽去其雌曹生子念命余孤鸳篇》诗:“碧荇芳萍梦已虚,红颜绣羽渐凋疎。”

凋疎的网络释义

凋疎

  • 凋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āo shū,是指凋疏。
  • 汉字详情

    diāo [diao]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MF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MBGR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周声。“仌”,冻的意思。本义:草木衰落)

    (2) 同本义

    凋,半伤也。——《说文》

    凋,伤也。——《广雅》

    为其凋荣也。——《战国策·秦策》

    卉既凋而已育。——《思元赋》。注:“落也。”

    (3) 又如:凋萎(凋谢枯萎。植物的茎叶,因蒸散水分过多,补充不及,组织呈萎缩现象,不能保持固有的形状);凋瘁(衰败枯萎);凋霜(因霜冻而受到损伤)

    (4) 衰败,衰落 。如:凋换(凋零变更);凋丧(凋落丧亡);凋变(衰败变化);凋废(衰落荒废);凋尽(凋敝穷竭,至于极点)

    形容词

    (1) 零落 。如:凋散(零落分散);凋寡(零落稀少);凋摧(零落;毁损);凋疏(零落稀疏)

    (2) 贫穷困苦 。如:凋困(贫穷困苦);凋匮(困苦匮乏);凋窭(困苦贫穷);凋罄(穷困贫乏)

    英文翻译

    be withered, fallen; exhausted

    方言集汇

    ◎ 粤语:di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u1 [客英字典] diau1 [东莞腔] diau1 [梅县腔] diau1 [台湾四县腔] diau1 [客语拼音字汇] diau1 [宝安腔] diau1
    ◎ 潮州话:diou1/diao1 (tiou/ti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聊平聲開口四等tieuteu
    shū [shu]
    部首: 524
    笔画: 12
    五笔: NHGI
    仓颉: NMDL
    四角: 15196

    英文翻译

    neglect; careless, lax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1 su1 [客英字典] so1 sii1 [海陆丰腔] so1 su1 [梅县腔] se1 so1
    ◎ 潮州话:so1 s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所葅平聲開口三等srio/shvʃ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