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厉

qī lì [qi li]
繁体 淒厲
注音 ㄑ一 ㄌ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凄厉 qīlì

(1) 声音凄凉尖锐

sad and shrill

词语解释

  1. 形容声音凄惨悲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因诵 庾仲初 诗曰:‘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声甚悽厉。”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秋夜饮钱声宫寓》词:“听到鈿蝉悽厉处,更突如铁骑纤如髮。”

  2. 谓寒风肆虐。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二:“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凄,一本作“ 凄 ”。 宋 苏轼 《初秋寄子由》诗:“西风忽凄厉,落叶穿户牖。”凄,一本作“ 凄 ”。

  3. 形容声音凄惨尖厉。

    陈毅 《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军号声凄厉,春月似张弓。”

  4. 形容寒风肆虐。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二:“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宋 苏轼 《初秋寄子由》诗:“西风忽凄厉,落日穿户牖。” 清 金农 《晏岁山舍夜卧》诗:“峪中气凄厉,晏岁百端结。木陨山趾寒,泉枯溪腹泄。” 冰心 《樱花赞》:“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

  5. 犹言凄凉肃穆。

    唐 梁肃 《送元锡赴举序》:“自 三閭大夫 作《九歌》,於是有激楚之词,流於后世,其音清越,其气凄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青城老泽》:“平时无人至其处, 关寿卿 与同志七八人,以春暮作意往游,未到二十里,日势薄晚,鸟鸣猿悲,境界凄厉。” 金 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翳彼乐府,风诗之遗,军歌激扬,庙乐典重,写哀凄厉,言情芬芳,足使丝篁叶奏,宫徵相和。”

  6. 形容声音凄惨而尖锐刺耳。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那警笛声甚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 梁斌 《红旗谱》五六:“ 老夏 急促地说:‘快!敌人来了!’听得夸夸的声音,一阵马蹄声响过来。接着,墙外响起凄厉的军号声。” 峻青 《黑羊山下》三:“夜风,掠过山巅,松涛声呼呼地响着,猫头鹰凄厉的叫声,更增加了黑夜的恐怖。”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声音凄惨悲切。凄,一本作“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帝因诵庾仲初诗曰:‘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声甚悽厉。”
清陈维崧《贺新郎·秋夜饮钱声宫寓》词:“听到鈿蝉悽厉处,更突如铁骑纤如髮。”
1. 谓寒风肆虐。 晋陶潜《咏贫士》之二:“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凄,一本作“凄”。 宋苏轼《初秋寄子由》诗:“西风忽凄厉,落叶穿户牖。”

⒉ 形容声音凄惨尖厉。

陈毅《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军号声凄厉,春月似张弓。”
1. 形容寒风肆虐。 晋陶潜《咏贫士》之二:“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宋苏轼《初秋寄子由》诗:“西风忽凄厉,落日穿户牖。”
清金农《晏岁山舍夜卧》诗:“峪中气凄厉,晏岁百端结。木陨山趾寒,泉枯溪腹泄。”
冰心《樱花赞》:“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

⒊ 犹言凄凉肃穆。

唐梁肃《送元锡赴举序》:“自三閭大夫作《九歌》,於是有激楚之词,流於后世,其音清越,其气凄厉。”
宋洪迈《夷坚丙志·青城老泽》:“平时无人至其处, 关寿卿与同志七八人,以春暮作意往游,未到二十里,日势薄晚,鸟鸣猿悲,境界凄厉。”
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翳彼乐府,风诗之遗,军歌激扬,庙乐典重,写哀凄厉,言情芬芳,足使丝篁叶奏,宫徵相和。”

⒋ 形容声音凄惨而尖锐刺耳。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那警笛声甚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
梁斌《红旗谱》五六:“老夏急促地说:‘快!敌人来了!’听得夸夸的声音,一阵马蹄声响过来。接着,墙外响起凄厉的军号声。”
峻青《黑羊山下》三:“夜风,掠过山巅,松涛声呼呼地响着,猫头鹰凄厉的叫声,更增加了黑夜的恐怖。”

凄厉的国语词典

形容声音悲凄而尖锐。

凄厉的网络释义

凄厉

  • 凄厉,是指声音凄凉而尖厉,形容声音。
  • 凄厉造句

    北风挟着雪花,在天空中凄厉地叫着。
    是怎样的从前,在这阴郁的晨曦中,凄厉地吟唱!在一个心情郁闷的早晨,我禁不住驻足不前,热泪盈眶,脸上的肌肤在清晨的寒风中,也觉着有一阵颤栗在缓缓地爬。
    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凄厉的寒风,淋漓的苦雨,面对艰难的困苦,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将直接决定你的人生轨迹。
    敌人的集中营里不时传出凄厉的哀号,那声音撕心裂肺,惨不忍闻。
    荒野上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叫人毛骨悚然。
    在这深山中,半夜听到凄厉的狼嚎,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北风凄厉地刮着,风中似乎夹杂一群恶鬼漫无目标地奔跑。
    外面刮着风,枯枝在风中呜呜地响着,声音有点儿凄厉。
    篝火熄灭后,我们正准备回帐篷睡觉,忽然从树林深处传来凄厉的叫喊声,我们不禁毛骨悚然。
    那天晚上快半夜的时候,从村北不到一里地的王振祥丘墓的方向传出凄厉的怪叫声,像孩子哭,像野狼吼,把许多人都惊醒了。
    前景以一排寒林压阵,寒林上有鸦雀盘绕,一番萧瑟寒意带着几声凄厉的鸟鸣,画中意味尽现。
    眼看着巨兽突然停下攻击,转头咬向肯扬,周围的几人顿时大惊失色,子怡更是泪如泉涌,凄厉的尖叫着。
    猩猩的吼叫本极凄厉,那马熊的吼叫更似万鼓齐鸣一般,震动山谷。
    凄厉的惨叫让人毛骨悚然,很难想像这毛乎乎的东西能发出这种叫声!“懂了!我们快走!”。
    嚎叫声充满无法言喻的痛苦,凄厉的惨叫传遍千山万壑,惨叫声渐渐变了音,狼嗥最后变成了一个男人的痛呼。
    那女人的歌调十分凄厉,如泣如诉,辗转处铿锵有声,珠落玉盘,而一段苍茫的歌声后,又唱起了情人之间缠绵悱恻的歌声。
    如不经意间,恍惚的风刀霜剑,已化作凄厉的琴殇书怨,梦中远处幽咽的萧声。
    黑皮根本没想到这个看是稚嫩的少年在真枪实弹下还敢反抗,手上的痛楚让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只见冥王骑士一提缰绳,地狱幽灵马仰头发出一声凄厉的长嘶,后腿猛地一蹬,两只前蹄高高地跃起,从众玩家头顶是一跃而过。
    眼看着离洞穴口越来越近,前方突然传来激烈的打斗声,拌杂着血灵凄厉的嘶吼声。

    汉字详情

    [qi]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GVV
    五行:
    仓颉: IMJLV
    四角: 3514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淒俗作“凄”。形声。从水,妻声。本义:云雨兴起的样子)

    (2) 同本义

    淒,雨云起也。——《说文》

    有渰淒淒。——《诗·小雅·大田》

    (3) 又如:凄凄(云兴起的样子)

    (4) 寒冷

    淒其以风。——《诗·邶风·绿衣》

    西南曰淒风。——《吕氏春秋·有始》

    秋气潜以淒泪兮。——《汉书·外戚传》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凄其(寒冷的样子);凄凄(寒凉);凄急(寒凉而迅急);凄风(寒冷的风);凄凛(寒冷)

    (6) 凄凉

    善为凄戾之词。——钟嵘《诗品》

    (7) 又如:凄断(极度凄凉悲痛);凄瑟(凄凉萧瑟);凄单(凄凉孤单);凄亮(凄凉);凄戾(悲惊;辛酸);凄神(触景生情,引起凄凉情绪)

    (8) 悲痛,悲哀 。如:凄绝(十分凄凉或悲伤);凄沧(凄寒沧凉);凄惋(哀伤);凄洏(悲伤流泪)

    英文翻译

    bitter cold, miserable, dreary

    方言集汇

    ◎ 粤语:cai1
    ◎ 客家话:[梅县腔] ci1 [台湾四县腔] ci1 zi1 [客英字典] ci1 [宝安腔] ci1 [海陆丰腔] ci1 zi1
    ◎ 潮州话:ci1 (chh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che/ceitsʰiei
    [li]
    部首: 206
    笔画: 5
    五笔: DD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S
    四角: 71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是“砺”的本字。从厂( 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礪。” 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3) 祸患;危险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4) 又如:厉阶(祸端)

    (5) 恶鬼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6) 疠,瘟疫,传染病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7) 河岸,水旁;边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8)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9) 通“癞”( lài)。恶疮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10) 姓

    动词

    (1) 磨,磨快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3) 砥砺,磨练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5) 同“励”。振奋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6)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7) 激励,勉励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8)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9) 连衣涉水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10)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11) 策,鞭打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12) 警惕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13) 疾飞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14) 害;虐害;损害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5) 得传染病

    苗死,民厉。——《管子》

    (16) 变为恶鬼

    国为虚厉。——《庄子》

    形容词

    (1) 严厉(威严不随和)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3) 邪恶 。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4) 猛烈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6) 恶,凶恶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7) 危险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8) 味道浓烈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英文翻译

    whetstone; grind, sharpen; whet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lĩ)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