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食

lěng shí [ leng shi]
注音 ㄌㄥˇ ㄕ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冷食 lěngshí

(1) 凉的食品。如:冰激凌、雪糕等

cold drinks and snacks

词语解释

  1. 古人寒食节不生火,只吃冷的食物。

    晋 陆翽 《邺中记》:“ 鄴 俗,冬至一百五日为 介子推 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之糗。”《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国人思慕 子推 ,以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一月。后渐减至三日。”

  2. 指寒食节的食物。

    唐 张籍 《寒食内宴》诗之一:“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毬。”

  3. 谓生冷的食物。

    《云笈七籤》卷七五:“ 韩藏法师 疗病法:疗腹中冷食不消,将粉摩身,并以方寸七好酒,冷合和服,无不差。” 陈毅 《野营》诗:“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捫蝨对山花。”

  4. 今多指凉食,如冰棍、冰淇淋等。

引证解释

⒈ 古人寒食节不生火,只吃冷的食物。

晋陆翽《邺中记》:“鄴俗,冬至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之糗。”
《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国人思慕子推,以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一月。后渐减至三日。”

⒉ 指寒食节的食物。

唐张籍《寒食内宴》诗之一:“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毬。”

⒊ 谓生冷的食物。

《云笈七籤》卷七五:“韩藏法师疗病法:疗腹中冷食不消,将粉摩身,并以方寸七好酒,冷合和服,无不差。”
陈毅《野营》诗:“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捫蝨对山花。”

⒋ 今多指凉食,如冰棍、冰淇淋等。

冷食的国语词典

生冷的食物。

如:「他最爱吃冰淇淋这些冷食了。」

冷食的网络释义

冷食

  • 冷食广泛定义为不需要加热即可食用的、或者已经加热但经过冷却且没有热度的食物。
  • 如:凉皮、凉面;
  • 冷食的翻译

    德语: Kaltes, Kaltmenü, Kalte Speisen
    法语: collation froide

    冷食造句

    既是佐餐的冷食佳肴,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乘礼品。
    应当避免食用辛辣和生冷食品,可以按压光明、蠡沟两个穴位。
    秋季养生:食物以生津润肺,养阴清燥为主,可选用百合、芝麻、萝卜、莲藕、蜂蜜、银耳、梨、鸭等食物,忌进食辛辣、煎炸之物,生冷食物也不宜多食,多留意,多健康!
    此外,让在北京长大的孩子们怀念的童年北冰洋冷食,比如小豆冰棍、双棒儿冰棍,也将很快“重现江湖”。
    吃大餐前,先吃点热食如热稀饭,或喝点热水,保护好胃粘膜;辣食不要过度,同时要吃点水果;生冷食物适量吃点;鱼肉吃多了,别忘多补充碱性食物,如海带、生菜、香菇等;饭后适当喝点绿茶养胃,但别用浓茶解酒。春节快乐!
    神马动车追尾,神马辐射危机,神马南海局势,神马航母飞机,我都不关心,我也没兴趣。我只知道,处暑了,天气渐冷,你要好好保重身体,莫要冷饮冷食,气温低了注意添衣,时刻持续,。
    烈日当空照,天干空气燥,多行阴凉道,防暑最重要,少饮冷食好,脾胃不需要,电扇适度调,小心寒气罩,水果必须要,水分能补到,运动适量少,平衡保持好。
    夏至一到气候热,消化功能都较弱,饮食宜清不宜肥,多食杂粮降体温,不可过食上火物,冷食瓜果适而止,过食小心伤脾胃,厚味肥腻切勿多。夏至祝福您身体健康心情乐。
    冬季养生:御寒加衣要适量,每天健身很重要,疾病疼痛要预防,多喝开水补需要,保持精神要良好,开窗通风空气佳,硬冷食物要减少,夜晚入睡要提早!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避免过多食用甜腻、辛辣、生冷食物,否则容易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痛经等病症。
    自此,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巴拉圭:所有的巴拉圭人在元旦前五天中都吃冷食。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
    不吃或少吃油腻生冷食物,不宜食萝卜、山楂、苦瓜、橘子等有理气、活血、寒凉性食物。
    熟食是否还热,或是下单时即煮?生冷食物是否还冷?
    方法采用喂食肥甘生冷食物造成脾失健运的虚证模型。
    故在治疗“寒证”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一家老少,都围着桌子坐下几样简单的冷食,摆在他们面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天气无常气温降,冷时莫忘添衣裳;防冻保暖要时常,运动锻炼身体棒;冷水冷食勿进肠,水果蔬菜更营养;晚不熬夜早上床,天冷厚被盖身上;小小提醒君别忘,多多祝愿你健康!

    汉字详情

    lěng [le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WYC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II
    四角: 38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 同本义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如:冷箭

    (11) 不畅销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动词

    (1) 冷却;温度变低 。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英文翻译

    cold, cool; lon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ang1 lang3 [客英字典] lang1 lang3 len1 [陆丰腔] lang1 [梅县腔] lang1 [东莞腔] lang3 [客语拼音字汇] lang1 lang3 [海陆丰腔] lang1 lang3 [沙头角腔] lang1 [宝安腔] lang1
    ◎ 潮州话:nên2 (n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
    shí,sì [shi,si]
    部首: 809
    笔画: 9
    五笔: WYVE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IAV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shí

    名词

    (1) (会意。从饣皀,饣声。本义:饭,饭食)

    (2) 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4) 粮食

    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索隐:“谓谷也。”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汉书·食货志》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6) 食物的通称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

    (7)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8) 食禄,俸禄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9) 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选·张衡·东京赋》

    (10) 亏损。后作“蚀”

    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史记》

    (11) 特指日蚀或月蚀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丰》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传·隐公三年经》

    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管子·四时》

    动词

    (1) 吃

    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宋· 苏洵《六国论》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 )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3)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汉书·张安世传》

    (4) 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采(受纳采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采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5) 享受;受

    居右,食嘉。——王充《论衡》

    (6)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

    (7) 垦耕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檀弓上》

    (8)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

    (9) 背弃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10) 又如:食言而肥

    (11) 接受,采纳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

    (12) 祭献,享祀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13)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掌管晦时祭祀)

    (14) 另见

    动词

    (1) 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养(供给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给兵吃饭);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

    (3) 使鬼神享受祭品 。如:食祭(用酒饭祭祖)

    (4) 饲养 ;喂养;供养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记·商君列传》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 韩愈《杂记》

    (5) 又如:食马(喂马)

    (6) 引申为喂奶 。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

    (7) 宴请

    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周礼·地官》

    (8) 另见 shí

    英文翻译

    eat; meal; food;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sik6 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t8 [客英字典] sii5 shit8 [海陆丰腔] shit8 sii6 [宝安腔] sit8 [客语拼音字汇] sid6 [台湾四县腔] siit8 sii5 [梅县腔] shit8 se5 [东莞腔] sit8 [陆丰腔] shit8
    ◎ 潮州话:z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吏去聲開口三等jĭəjih/jioh

    冷食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