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季型草

lěng jì xíng cǎo [leng ji xing cao]

词语释义

草坪植物根据生长气候换分为暖季型草坪草和冷季型草坪草;冷季型草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至25℃之间,当气温高于3 0℃时,生长缓慢。

汉字详情

lěng [le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WYC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II
四角: 38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 同本义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如:冷箭

(11) 不畅销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动词

(1) 冷却;温度变低 。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英文翻译

cold, cool; lon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ang1 lang3 [客英字典] lang1 lang3 len1 [陆丰腔] lang1 [梅县腔] lang1 [东莞腔] lang3 [客语拼音字汇] lang1 lang3 [海陆丰腔] lang1 lang3 [沙头角腔] lang1 [宝安腔] lang1
◎ 潮州话:nên2 (n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
[ji]
部首: 505
笔画: 8
五笔: T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ND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2) 同本义(与“老”相对)

季,少称。——《说文》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季者,有中之辞也。—《谷梁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者,幼也。——《白虎通》

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蘋》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史·太祖本纪》

(3) 又如: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

(4) 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季春之月。——《礼记·月令》

季冬讲武,习射御。——柳宗元《时令论上》

(5) 又如: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季考(宋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季商(农历九月)

(6) 下等

季绢。——《管子·乘马》。注:“三等其下者曰季。”

(7) 又如:季祖母(祖父之妾);季绢(下等的丝绢)

(8) 物之幼嫩者

凡服耜斩季材。——《周礼·山虞》

(9) 又如:季材(幼嫩的木材)

(10) 以第四级取代为特点的 。如在有机基团中与四个碳原子相联结的。如:季碳原子

名词

(1) 三个月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如:季刊;季度

(2) 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虽当三季之王。——《国语·晋语》。注:“末也。”

汉世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杨炯《广溪峡》

视清季有加。—— 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3) 又如:季年(晚年);季王(王朝末代的君主);季业(末代的基业);季世(末世,末叶)

(4) 一段时间 。如:瓜季;旺季;淡季

(5) 泛指弟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6) 姓

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辅佐三位国君。见《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曾辅佐宣、成、襄三公,以忠俭著称,“文”是他的谥号。相,辅助。)——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季氏(即春秋鲁国季孙氏。庄公弟季友的后裔。自友以下,其子孙“季孙行父”、“季孙宿”等,世为大夫,执掌鲁政,颇专擅,权势极盛)

英文翻译

quarter of year; seas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i5 gi5 [梅县腔] gwi5 [宝安腔] gui5 [客语拼音字汇] gui4 [东莞腔] gui5 [客英字典] kwui5 gi5 [陆丰腔] gui5 [沙头角腔] gui5 [台湾四县腔] gui5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悸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kwikjyih/kvih
xíng [xing]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GA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NG
四角: 12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刑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泥做的叫型)

(2) 同本义

型,铸器之法也。——《说文》。字亦作侀

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水曰准,曰法;木曰模,竹曰笵;士曰型。——《礼记·王制》

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淮南子·修务》

凝土亦能型。——谢灵运《命学士讲书》

(3) 又如:纸型;剂型;砂型;造型;铸型;模型

(4) 楷模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诗·大雅·荡》

太夫人仁慈果决如此,其泽物型家,推类可想。——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5) 又如:型坊(犹典范,楷模);型范(典范;法式)

(6) 类型;样式 。如:轻型;重型;大、中、小型;新型;脸型;口型;流线型;血型

英文翻译

pattern, model, type; law; mold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n2 [梅县腔] hin2 [东莞腔] hin2 [客英字典] hin2 [海陆丰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宝安腔] h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ɣieŋgheng/heng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