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嗖嗖

lěng sōu sōu [ leng sou sou]
注音 ㄌㄥˇ ㄙㄡ ㄙㄡ

词语释义

指风吹着很冷。

词语解释

  1. 冷飕飕。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时值盛夏,可是这高原上的夜晚,还是冷嗖嗖的。” 梁斌 《红旗谱》一:“他迷迷糊糊看着堤坝上的枯草,在风前抖颤,身上更觉冷嗖嗖的。”

引证解释

⒈ 冷飕飕。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时值盛夏,可是这高原上的夜晚,还是冷嗖嗖的。”
梁斌《红旗谱》一:“他迷迷糊糊看着堤坝上的枯草,在风前抖颤,身上更觉冷嗖嗖的。”

冷嗖嗖的网络释义

冷嗖嗖

  • 冷嗖嗖,拼音为lěng sōu sōu ,汉语词语,是指风吹着很冷。
  • 汉字详情

    lěng [le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WYC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II
    四角: 38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 同本义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如:冷箭

    (11) 不畅销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动词

    (1) 冷却;温度变低 。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英文翻译

    cold, cool; lon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ang1 lang3 [客英字典] lang1 lang3 len1 [陆丰腔] lang1 [梅县腔] lang1 [东莞腔] lang3 [客语拼音字汇] lang1 lang3 [海陆丰腔] lang1 lang3 [沙头角腔] lang1 [宝安腔] lang1
    ◎ 潮州话:nên2 (n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
    sōu [sou]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VHC
    五行:
    仓颉: RHXE
    四角: 67047

    详细解释

    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 。如:他们听到了一颗子弹嗖的一声从他们的头上飞过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sōu [sou]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VHC
    五行:
    仓颉: RHXE
    四角: 67047

    详细解释

    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 。如:他们听到了一颗子弹嗖的一声从他们的头上飞过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冷嗖嗖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