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
词语释义
冷凝器的国语词典
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低温液体的装置。一般而言,冷凝器是靠输送预备液化的气体或蒸气及其散发的热能而运转的。而一旦排除掉足够的热量,气体或蒸气就开始液化。多用于发电厂及石化工业等。
冷凝器的网络释义
冷凝器
冷凝器的翻译
冷凝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仌(
),冰,令声。本义:凉)(2) 同本义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如:冷箭
(11) 不畅销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动词
(1) 冷却;温度变低 。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ang1 lang3 [客英字典] lang1 lang3 len1 [陆丰腔] lang1 [梅县腔] lang1 [东莞腔] lang3 [客语拼音字汇] lang1 lang3 [海陆丰腔] lang1 lang3 [沙头角腔] lang1 [宝安腔] lang1
◎ 潮州话:nên2 (né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靈 | 郎丁 | 來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lieŋ | le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2) 同本义
凝,水坚也。——《说文》
凝,定也。——《广雅》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凝土以为器。——《考工记》
天气严疑之气。——《礼记·乡饮酒义》
霜锷水凝。——枚乘《七命》
幕中草檄(
)砚水凝。—— 唐· 岑参《走马川行》(3) 又如:凝寒(寒冷冻结);凝冰(冰;结冰);凝雨(雪);凝涸(冻结);凝霜(凝结成霜)
(4) 凝聚;积聚
沙石凝积,地势无所宜。——《盐铁论·轻重》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又如:油还没凝住;水凝成了冰;凝合(聚拢集结);凝情(凝聚愁情);凝图(收聚天下图书);凝尘(积聚的尘土);凝蹇(凝结);凝露(凝结的露珠;凝聚成露;凝结着露珠);凝心(专心;一心一意);凝玩(专心观赏把玩);凝念(沉思;专心思考);凝待(专心等待);凝睛(眼不转睛);凝意(意念专注)
(6) 集中;注目;注视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
凝听翔立。——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凝盼(注视);凝目(注目;凝视);凝眺(注目远望);凝眼(注目);凝瞳(注目)
(8) 停止;静止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江淹《别赋》
(9) 又如:凝坐(静坐);凝停(静止;停滞);凝绝(停止;中断);凝族(冕旒静止不动。形容帝王态度肃穆专注);凝澹(静止)
形容词
(1) 稳重;庄重
器量宏大,风度端凝。——清· 徐珂《清稗类钞·容止类》
(2) 又如:凝正(稳重端庄);凝厚(稳重敦厚);凝直(庄重而正直);凝峻(庄重严峻);凝特(庄重严肃,与众不同);凝简(庄重而朴实);凝旷(端庄旷达);凝稳(端庄稳重)
(3) 徐缓
缓歌慢舞凝丝竹。——白居易《长恨歌》
(4) 又如:凝笳(徐缓幽咽的笳声);凝净(平缓明静)
(5) 表示程度很深 。如:凝冬(严冬);凝冽(谓严寒);凝寒(严寒);凝湛(深湛清澈);凝烟(浓密的雾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en5 ken2 ken5 ngian2 [陆丰腔] gnian3 [客语拼音字汇] ken2 ken4 ngin1 [海陆丰腔] ngien2 k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ngen2 [宝安腔] ngien2 ken2 [东莞腔] ngi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kien2
◎ 潮州话:ngêng5 (ngêng) 「潮州」ngiêng5 「潮阳」ngi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凝 | 魚陵 | 疑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ŋĭəŋ | nging/ngio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器 | 去冀 | 溪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khiih/qyh | kʰ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