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东汉 冯异 、 邓禹 的并称。二人同为 光武 功臣。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大梁寓署对雪有感》词:“嘆河名 官渡 , 袁 曹 安在;地连 南顿 , 冯 邓 徒劳。”
引证解释
⒈ 东汉冯异、邓禹的并称。二人同为光武功臣。
引清陈维崧《沁园春·大梁寓署对雪有感》词:“嘆河名官渡,袁曹安在;地连南顿,冯邓徒劳。”
冯邓的网络释义
冯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féng
名词
(1) 古地名
郑于是乎伐 冯、 滑、 胥靡, 负黍、 狐人、 阙外。——《左传·定公六年》
(2) 姓
(3) 另见
píng
形容词
(1) (形声。从马,冫声。冫,古冰字的楷书写法。本义:马跑得快)
(2) 同本义
冯,马行疾也。——《说文》
(3) 又如:冯冯(马行疾速的样子)
(4) 大,盛
今君奋焉震电冯怒。——《左传·昭公五年》
冯弱犯寡。——《周礼·大司马》
帝冯怒。——《列子·汤问》
(5) 又如:冯戎(富盛);冯怒(盛怒,震怒);冯隆(高大的样子)
动词
(1) 徒步过水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小旻》
(2) 又如:冯河(徒步渡过河水)
(3) 扶持,服膺
有冯有翼。——《诗·大雅·卷阿》
(4) 又如:冯翼(辅佐;另有虚无的样子之意)
(5) 通“凭”。依仗,倚托
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左传·僖公十五年》
伯陵之后, 逢公之所冯神也。——《国语·周语下》
冯太一。——《淮南子·精神》
冯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
(6) 又如:冯尸(葬礼仪式中的一种,死者入殓时,生者对死者有冯尸、托尸、拘尸、执尸等仪式,依其与死者之血缘、尊卑关系而定丧礼之等差);冯资(依赖,凭依);冯神(依仗神的力量)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