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蒙

míng méng [ ming meng]
繁体 冥濛
注音 ㄇ一ㄥˊ ㄇㄥˊ

词语释义

幽暗,不明。 浓密貌。 犹蒙昧无知。

词语解释

  1. 蒙昧。

    元 贡师泰 《拟古》诗之二:“鄙哉 叔孙氏 ,绵蕝变王风。寥寥数千载,伊谁启冥矇。”

  2. 幽暗,不明。

    晋 左思 《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旷瞻迢递,迥眺冥蒙。” 唐 黄滔 《水殿赋》:“三十六宫之云雨,澒洞随来;一千餘里之烟尘,冥蒙扑去。” 明 刘崧 《玉华山》诗:“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参见“ 冥濛 ”。

  3. 浓密貌。

    唐 元稹 《松树》诗:“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 明 杜濬 《寓园即事》诗之二:“我往属除草,我旋草未除。葵荒亦在眼,冥蒙相翳如。”

  4. 犹蒙昧无知。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輒有避讳,含混出之,持‘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义,雍遏一世之聪明,驱之冥蒙之域,至死不悟。”

  5. 冥濛: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游人夜到 汝阳 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 扶桑 野阳乌闪烁,遥认着 蓬莱山 烟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参见“ 冥蒙 ”。

引证解释

⒈ 蒙昧。参见“冥濛”。

元贡师泰《拟古》诗之二:“鄙哉叔孙氏,绵蕝变王风。寥寥数千载,伊谁启冥矇。”“,”


1. 幽暗,不明。 晋左思《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旷瞻迢递,迥眺冥蒙。”“,”唐黄滔《水殿赋》:“三十六宫之云雨,澒洞随来;一千餘里之烟尘,冥蒙扑去。”“,”明刘崧《玉华山》诗:“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

⒉ 浓密貌。

唐元稹《松树》诗:“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明杜濬《寓园即事》诗之二:“我往属除草,我旋草未除。葵荒亦在眼,冥蒙相翳如。”

⒊ 犹蒙昧无知。参见“冥蒙”。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輒有避讳,含混出之,持‘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义,雍遏一世之聪明,驱之冥蒙之域,至死不悟。”“,”


冥濛:幽暗不明。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唐王泠然《夜光篇》诗:“游人夜到汝阳间,夜色冥濛不解颜。”“,”元汤式《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扶桑野阳乌闪烁,遥认着蓬莱山烟靄冥濛。”“,”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昭君墓, 嘉禾曹秋岳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

冥蒙的国语词典

模糊、幽深的样子。《文选.江淹.杂体诗.颜特进》:「青林结冥蒙,丹?被葱蒨。」也作「冥蒙」、「溟蒙」。

冥蒙的网络释义

冥蒙

  • ming(2声) meng(2声)
  • 幽暗不明。
  • 左思《吴都赋》:“迥眺~~。”
  • 冥蒙造句

    ,石颇耸拔,广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间,恍若鸾。
    当此冥蒙之所,凌云翰带给身旁二人的鼓舞、信心以及力量,使得他们都打起精神,积极探索返家之路。
    春天的园林里,草木冥蒙,鸟语花香。
    芒芒中野,翳翳孤丘,葛蕾冥蒙,荆棘四周,理苟不昧,神必俱游。
    随风全身松松垮垮的站着,随随便便的持着玉剑,仿佛一个疲倦的诗人随手持着一个柳条,带着一股冥蒙的气息。
    早晨的雾气使得湖面上冥蒙一片,根本看不清东西南北。
    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
    死生流转不相值,天地翻时忽一逢。且喜无情成解脱,欲追前事已冥蒙。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
    那冥蒙邪皇,性子癖习那个时候可真是怪异透了,不过实力却是有些强悍的变态,在天境强者之中也是有数的存在。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218
    笔画: 10
    五笔: PJU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AYC
    四角: 378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 )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2) 同本义

    冥,幽也。——《说文》

    冥,暗也。——《广雅》

    冥者,明之藏也。——《太玄·玄文》

    维尘冥冥。——《诗·无将大车》

    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法言·修身》

    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枚乘《七发》

    其庙独冥。——《汉书·五行志》

    (3) 又如:冥冥(昏暗);冥冥灭灭(昏暗不明的样子);冥蒙(晦暗不明);冥升(暗升;后指不断攀登);冥幻(暗淡虚幻)

    (4) 深远;幽深

    临万丈之绝冥。——孙绰《游天台山赋》。注:“幽深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冥绝(杳远隔绝);冥寞(广漠无边);冥缅(幽远的样子);冥翳(高远);冥冥(幽深的样子)

    (6) 愚昧

    寡人惷愚冥烦。——《礼记·哀公问》。注:“言不能明理此事。”

    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韩愈《祭鳄鱼文》

    (7) 又如:冥昧(蒙昧);冥迷(迷糊);冥愚(愚昧);冥烦(寓顽)

    (8) 精妙,深奥 。如:冥言(奥妙的道理);冥迹(玄妙的道理);冥智(玄奥的智慧)

    (9) 虚空渺茫

    至道之精,窈冥冥。——《庄子·在宥》。注:“皆了无也。”

    (10) 又如:冥空(空虚渺茫);冥思(空想);冥浮(依稀渺茫的样子)

    (11) 静默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

    (12) 又如:冥心危坐(端正地坐着,静静地思考问题);冥寂(幽静);冥漠(静寂);冥默(玄默沉静);冥寞(玄默,冥寂);冥冥(沉默不语的样子)

    (13) 潜心,专心

    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荀子·劝学》。注:“专默精诚之谓也。”

    冥搜未已。——《聊斋志异·促织》

    (14) 又如:冥求(潜心探索);冥心(潜心苦思);冥志(静心);冥索(潜心探究)

    名词

    (1) 夜晚,黑夜 。如:冥火(夜火);冥行(夜间行路);冥色(夜色);冥夜(黑夜)

    (2) 迷信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即“地府”、“阴间”

    人皆以为冥谪(谪:处罚)。——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冥曹(阴曹地府。迷信者认为,在世间作恶的人,死后要在这里受审治罪);冥阴界(鬼魂活动的阴间世界);冥宅(为死者焚化的纸房子,传说死者能在阴间使用);冥事(阴间的事情)

    (4) 神灵,自然 。如:冥财(给鬼神烧的钱钞等);冥工(神工,神灵的技巧);冥育(自然的化育)

    (5) 通“溟”。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消遥游》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6) 姓

    动词

    (1) 泯灭 。如:冥一(浑沌成一体);冥心(泯灭俗念,清心静欲);冥昧(混沌)

    (2) 同“瞑”。闭上眼睛

    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庄子·列御寇》

    (3) 又如:冥目(闭上眼睛;死去);冥坐(闭目而坐)

    (4) 暗合,默契

    神与理冥。——高允《征士颂》

    (5) 又如:冥合(暗合);冥契(默契,暗相投合;指意气相投的好友);冥符(默契,暗合)

    英文翻译

    dark, gloomy, night; deep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ming5
    ◎ 客家话:[陆丰腔] men3 [客英字典] men2 [海陆丰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 [宝安腔] men2
    ◎ 潮州话:mêng5 (m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mieŋmeng
    mēng,méng,měng [meng]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PG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BMO
    四角: 44232

    详细解释

    mēng

    形容词

    (字源见该字 méng 声) 昏迷,暂时失去知觉的 。如:头发蒙;一下摔蒙了;被一猛拳打蒙了

    动词

    (1) 欺骗 。如:别蒙人;你在蒙我吧?

    (2) 胡乱猜测 。如:蒙对了;别瞎蒙

    (3) 另见 méng;měng

    méng

    名词

    (1) (形声。从艸,冡( méng)声。本义:草名)

    (2) 草名。即菟丝 。旋花科。一年生缠绕寄生草本。茎很细,呈丝状,黄白色,随处生有吸盘,附着在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叶退化,开白色小花。种子入药

    (3) 指蒙童 。如:蒙幼(蒙昧幼稚的儿童);蒙稚(幼稚无知);蒙馆(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蒙学(即蒙馆);蒙塾(即蒙馆)

    (4) 云气

    秋天虽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老残游记》

    (5) 又如:蒙气传光(日出之前与刚落之后,光线虽不能直接照射大地,地上仍相当明亮,这是因为空中大气的折光作用所致);蒙气(古指包围地球外面的大气)

    动词

    (1) 遮蔽;覆盖

    葛生蒙楚。——《诗·唐风·葛生》

    葛生蒙棘。

    以幕蒙之。——《左传·昭公十三年》

    蒙络摇缀。——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时蒙卷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蒙络(掩盖缠绕);蒙翳(掩蔽,覆盖);蒙覆(覆盖;掩蔽);蒙幕(覆盖);蒙袂(用袖子蒙住脸。谓不愿见人)

    (3) 欺骗,隐瞒

    上下相蒙。——《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4) 又如:蒙事(方言。作假骗人);蒙混(用欺骗手段使人相信虚假的事物);蒙骗(欺骗);蒙哄(用虚伪的手段欺骗别人)

    (5) 承继,继承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孝公既没, 惠文、 武、 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汉· 贾谊《过秦论》

    (6) 蒙受

    以蒙大难。——《易·明夷》。郑注:“遭也。”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蒙其赏赐。——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幸蒙大恩;蒙斧铖汤镬;蒙羞(蒙受耻辱);蒙辜(受罪);蒙泽(蒙受恩泽);蒙难(遭受灾难)

    (8) 敬词。承蒙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李密《陈情表》

    (9) 又如:不蒙见察;蒙君实视遇;蒙幸(犹幸蒙,幸运地受到);蒙恩(承蒙恩惠);蒙允(承蒙允许);蒙教(承蒙教诲)

    形容词

    (1)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弥漫笼罩 。如:蒙晦(迷茫昏暗貌);蒙漠(迷茫昏暗);蒙翳(弥漫)

    (2) 幼稚,暗昧不明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易·蒙》

    (3) 又如:蒙士(蒙昧无知,学识浅薄的人);蒙幼(不懂事的幼童);蒙师(启蒙的老师,教育孩童的老师)

    (4) 阴暗

    曰蒙,恒风若。——《书·洪范》。传:“蒙,阴暗也。”

    (5) 引申为蒙昧无知

    民非蒙愚也。——《战国策·韩策》

    (6) 又如:蒙陋(蒙昧浅陋);蒙士(浅学无知之士);蒙迷(犹蒙昧)

    (7) 自称谦词。犹愚

    蒙之所见,及此而已。——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8) 又如:蒙拾(学识不高的人拾取前人文词缀连成章,不敢自言创作,便称蒙拾)

    (9) 杂乱 。如:蒙茸(杂乱的样子);蒙戎(杂乱的样子);蒙尨(芜杂,紊乱)

    (10) 茂盛 。如:蒙茂(犹茂密;茂盛);蒙笼(草木茂盛的样子)

    (11) 通“矇”。盲,目失明

    循蒙招尤。——《素问·五藏生成篇》

    形容词

    (1) 细雨的样子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诗·豳风·东山》

    (2) 又如:蒙雨(毛毛细雨);蒙蒙松松(细雨迷茫的样子)

    (3) 广大 。

    动词

    (1) 弥漫,笼罩

    但见愁云漠漠,惨雾濛濛。——《三国演义》

    (2) 又如:蒙昧(迷茫,昏暗);蒙漠(迷茫昏暗)

    形容词

    (1) 忠厚的样子

    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蒙直。——《西游记》

    (2) 又如:蒙直(忠厚老实)

    méng

    名词

    (1) 古水名

    (2) 沱江支流。在四川省彭县境

    (3) 即蒙江。在今广西梧州

    měng

    名词

    (1) 蒙古族的简称 。如:蒙汉人民

    (2) 蒙古简称 。如:中蒙会谈

    英文翻译

    cover; ignorant; suffer; mongolia

    方言集汇

    ◎ 粤语:mu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ng2 [宝安腔] mung2 [沙头角腔] mung2 [梅县腔] mung2 [客英字典] mu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1 mung2 [台湾四县腔] mung2 [东莞腔] mung2 [陆丰腔] mung3
    ◎ 潮州话: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muŋm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