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绝

míng jué [ ming jue]
繁体 冥絕

词语释义

杳远;隔绝。

词语解释

  1. 杳远;隔绝。

    唐 李白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 蓬壶 虽冥絶,鸞凤心悠然。” 明 袁宗道 《论隐者异趣》:“偷心冥絶,不犯他人苗稼,是持不盗戒。”

引证解释

杳远;隔绝。

唐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 蓬壶虽冥絶,鸞凤心悠然。” 明袁宗道《论隐者异趣》:“偷心冥絶,不犯他人苗稼,是持不盗戒。”

冥绝的网络释义

冥绝

  • “冥绝”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杳远;隔绝,李白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有所记载。
  •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218
    笔画: 10
    五笔: PJU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AYC
    四角: 378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 )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2) 同本义

    冥,幽也。——《说文》

    冥,暗也。——《广雅》

    冥者,明之藏也。——《太玄·玄文》

    维尘冥冥。——《诗·无将大车》

    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法言·修身》

    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枚乘《七发》

    其庙独冥。——《汉书·五行志》

    (3) 又如:冥冥(昏暗);冥冥灭灭(昏暗不明的样子);冥蒙(晦暗不明);冥升(暗升;后指不断攀登);冥幻(暗淡虚幻)

    (4) 深远;幽深

    临万丈之绝冥。——孙绰《游天台山赋》。注:“幽深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冥绝(杳远隔绝);冥寞(广漠无边);冥缅(幽远的样子);冥翳(高远);冥冥(幽深的样子)

    (6) 愚昧

    寡人惷愚冥烦。——《礼记·哀公问》。注:“言不能明理此事。”

    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韩愈《祭鳄鱼文》

    (7) 又如:冥昧(蒙昧);冥迷(迷糊);冥愚(愚昧);冥烦(寓顽)

    (8) 精妙,深奥 。如:冥言(奥妙的道理);冥迹(玄妙的道理);冥智(玄奥的智慧)

    (9) 虚空渺茫

    至道之精,窈冥冥。——《庄子·在宥》。注:“皆了无也。”

    (10) 又如:冥空(空虚渺茫);冥思(空想);冥浮(依稀渺茫的样子)

    (11) 静默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

    (12) 又如:冥心危坐(端正地坐着,静静地思考问题);冥寂(幽静);冥漠(静寂);冥默(玄默沉静);冥寞(玄默,冥寂);冥冥(沉默不语的样子)

    (13) 潜心,专心

    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荀子·劝学》。注:“专默精诚之谓也。”

    冥搜未已。——《聊斋志异·促织》

    (14) 又如:冥求(潜心探索);冥心(潜心苦思);冥志(静心);冥索(潜心探究)

    名词

    (1) 夜晚,黑夜 。如:冥火(夜火);冥行(夜间行路);冥色(夜色);冥夜(黑夜)

    (2) 迷信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即“地府”、“阴间”

    人皆以为冥谪(谪:处罚)。——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冥曹(阴曹地府。迷信者认为,在世间作恶的人,死后要在这里受审治罪);冥阴界(鬼魂活动的阴间世界);冥宅(为死者焚化的纸房子,传说死者能在阴间使用);冥事(阴间的事情)

    (4) 神灵,自然 。如:冥财(给鬼神烧的钱钞等);冥工(神工,神灵的技巧);冥育(自然的化育)

    (5) 通“溟”。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消遥游》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6) 姓

    动词

    (1) 泯灭 。如:冥一(浑沌成一体);冥心(泯灭俗念,清心静欲);冥昧(混沌)

    (2) 同“瞑”。闭上眼睛

    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庄子·列御寇》

    (3) 又如:冥目(闭上眼睛;死去);冥坐(闭目而坐)

    (4) 暗合,默契

    神与理冥。——高允《征士颂》

    (5) 又如:冥合(暗合);冥契(默契,暗相投合;指意气相投的好友);冥符(默契,暗合)

    英文翻译

    dark, gloomy, night; deep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ming5
    ◎ 客家话:[陆丰腔] men3 [客英字典] men2 [海陆丰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 [宝安腔] men2
    ◎ 潮州话:mêng5 (m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mieŋmeng
    jué [ju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QCN
    五行:
    仓颉: VMNAU
    四角: 2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 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3)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4) 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 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刺客列传》

    绝其望。——《韩非子·主道》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6) 割断;切断

    绝头刳服。——《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楚国虽小,绝长缩短,犹以数千里。——《战国策·楚策》

    七曰绝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

    (7) 又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8) 气息中止;晕死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

    (9) 又如:绝单(狱吏所填写的犯人死亡单子);绝类(灭绝其种类);绝命辞(临死前写的文章)

    (10) 断根,无后代

    子绝四。——《论语》。皇疏:“无也。”

    (11) 又如:绝业(已经中断的王业);绝绪(没有后代);绝户计(断绝别人子孙后代的计谋)

    (12) 横渡;穿越

    绝江河,横渡过长江黄河。绝,断,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乃绝漳水。——《穆天子传》

    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注:“过也。”

    (13) 又如:绝塞(横渡关塞;渡越边塞);绝漠(穿越沙漠);绝险(越过险阻)

    (14) 落

    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楚辞》

    (15) 杜绝;摒弃

    绝世于良。——《左传·哀公十五年》。注:“犹言弃也。”

    (16)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17) 超过 。如:绝后光前(超越古今);绝俗(超出世俗之外);绝才(过人的才能);绝特(超出寻常)

    (18) 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吕氏春秋·权勋》。注:“止也。”

    胞之络脉绝也。——《素问·奇病论》

    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绝。——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9)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20) 竭;尽

    振乏绝。——

    吕氏春秋·季春》。注:“居而无食曰绝。”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注:“竭也。”

    绝目尽平原。——鲍照诗。注:“犹尽也。”

    (21)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绝阴(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

    形容词

    (1) 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绝妙好辞。——《蔡邕题曹娥碑》

    (2) 又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无人能及的才能);绝手(具有第一等才艺的高手)

    (3) 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殊邻绝党之域。——扬雄《长杨赋》。注:“远也。”

    (4) 又如:绝域(极远的地方);绝地(极远的地方);绝垠(极远的地方);绝国(僻远隔绝的邦国);绝徼(极为遥远的地方);绝郡(边远的郡县);绝区(极边远地区)

    (5) 缺乏;贫困 。如:绝乏(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副词

    (1) 绝对;全然 ——用在否定词前面

    绝无有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绝无踪响。(绝,绝然,绝对,根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绝不可能;绝无此意;绝非偶然;绝异(全然不同);绝无(全然没有)

    (3) 极,最

    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至险绝处。

    (4) 又如:绝少(极少);绝早(极早);绝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足(最快的马。喻千里马)

    名词

    (1) 绝句 。诗体名。亦称“截句”、“断句”。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仅四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如:五绝;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绝诗(即绝句)

    王荆公绝句。—— 宋· 洪迈《容斋随笔》

    (2) 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务蓄积,以备乏绝。——《盐铁论》

    罢了,了

    听言绝,我则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元· 孙仲章《勘头巾》

    英文翻译

    to cut, sever, break off, 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6
    ◎ 潮州话:zo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