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寂

míng jì [ ming ji]
注音 ㄇ一ㄥˊ ㄐ一ˋ

词语释义

1.静默。 2.幽静。

词语解释

  1. 静默。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緑萝结高林,蒙蘢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絃。” 李善 注:“冥,玄默也。” 唐 李白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

  2. 幽静。

    唐 顾况 《弹琴谷》诗:“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

引证解释

⒈ 静默。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緑萝结高林,蒙蘢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絃。”
李善注:“冥,玄默也。”
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

⒉ 幽静。

唐顾况《弹琴谷》诗:“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

冥寂的国语词典

幽冥而静寂。

冥寂的网络释义

冥寂

  • 《冥寂》是由作家周天周公作品,记录少年姬云成长的起起跌跌。
  • 命运由谁主宰?
  • 人生由谁掌控?
  • 沉睡千年的我,面对已经物是人非,面对没有我任何足迹的世界,可以证明我的又是什么?曾经被人铭记的我,现在是否冥寂?
  • 苍茫大地,飘雨天穹。
  • 泥垢沾满全身,落水洗不去阴霾。
  • 想伸手捉住什么,却不知道能捉住什么。
  • 飞燕飞往何处,亡魂身在何方。
  • 有的,只有迷茫。
  • 我是谁。
  •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218
    笔画: 10
    五笔: PJU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AYC
    四角: 378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 )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2) 同本义

    冥,幽也。——《说文》

    冥,暗也。——《广雅》

    冥者,明之藏也。——《太玄·玄文》

    维尘冥冥。——《诗·无将大车》

    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法言·修身》

    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枚乘《七发》

    其庙独冥。——《汉书·五行志》

    (3) 又如:冥冥(昏暗);冥冥灭灭(昏暗不明的样子);冥蒙(晦暗不明);冥升(暗升;后指不断攀登);冥幻(暗淡虚幻)

    (4) 深远;幽深

    临万丈之绝冥。——孙绰《游天台山赋》。注:“幽深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冥绝(杳远隔绝);冥寞(广漠无边);冥缅(幽远的样子);冥翳(高远);冥冥(幽深的样子)

    (6) 愚昧

    寡人惷愚冥烦。——《礼记·哀公问》。注:“言不能明理此事。”

    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韩愈《祭鳄鱼文》

    (7) 又如:冥昧(蒙昧);冥迷(迷糊);冥愚(愚昧);冥烦(寓顽)

    (8) 精妙,深奥 。如:冥言(奥妙的道理);冥迹(玄妙的道理);冥智(玄奥的智慧)

    (9) 虚空渺茫

    至道之精,窈冥冥。——《庄子·在宥》。注:“皆了无也。”

    (10) 又如:冥空(空虚渺茫);冥思(空想);冥浮(依稀渺茫的样子)

    (11) 静默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

    (12) 又如:冥心危坐(端正地坐着,静静地思考问题);冥寂(幽静);冥漠(静寂);冥默(玄默沉静);冥寞(玄默,冥寂);冥冥(沉默不语的样子)

    (13) 潜心,专心

    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荀子·劝学》。注:“专默精诚之谓也。”

    冥搜未已。——《聊斋志异·促织》

    (14) 又如:冥求(潜心探索);冥心(潜心苦思);冥志(静心);冥索(潜心探究)

    名词

    (1) 夜晚,黑夜 。如:冥火(夜火);冥行(夜间行路);冥色(夜色);冥夜(黑夜)

    (2) 迷信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即“地府”、“阴间”

    人皆以为冥谪(谪:处罚)。——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冥曹(阴曹地府。迷信者认为,在世间作恶的人,死后要在这里受审治罪);冥阴界(鬼魂活动的阴间世界);冥宅(为死者焚化的纸房子,传说死者能在阴间使用);冥事(阴间的事情)

    (4) 神灵,自然 。如:冥财(给鬼神烧的钱钞等);冥工(神工,神灵的技巧);冥育(自然的化育)

    (5) 通“溟”。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消遥游》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6) 姓

    动词

    (1) 泯灭 。如:冥一(浑沌成一体);冥心(泯灭俗念,清心静欲);冥昧(混沌)

    (2) 同“瞑”。闭上眼睛

    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庄子·列御寇》

    (3) 又如:冥目(闭上眼睛;死去);冥坐(闭目而坐)

    (4) 暗合,默契

    神与理冥。——高允《征士颂》

    (5) 又如:冥合(暗合);冥契(默契,暗相投合;指意气相投的好友);冥符(默契,暗合)

    英文翻译

    dark, gloomy, night; deep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ming5
    ◎ 客家话:[陆丰腔] men3 [客英字典] men2 [海陆丰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 [宝安腔] men2
    ◎ 潮州话:mêng5 (m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mieŋmeng
    [j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HI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YFE
    四角: 309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宀( 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2) 同本义

    寂,无人声。——《说文》

    寂寥宇宙。——《四子讲德论》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老子》

    寂然不动。——《易·系辞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柳宗元《永州八记》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人视端容寂。——明· 魏学洢《核舟记》

    俄而寂然。——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寂寂悄悄(悄悄地,不弄出声音地);寂密(隐密);寂天寞地(悄无声息)

    (4) 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养生论》

    (5) 又如:寂泊(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寂漠(清静;恬淡)

    (6) 寂寞;孤单;冷落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严忌《哀时命》

    (7) 又如:寂处(寂寞独处);寂漠(冷落;凄凉);寂淹(孤寂滞留)

    (8) 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 。如:寂定(佛家指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

    动词

    佛教称僧尼死为“涅槃”,或叫“寂”、“宴寂”、“圆寂”、“寂灭” 。如:寂灭虚无(佛教语。指佛家的教义或道理。寂灭:指人死后身体寂静,灵魂超脱,永无生死。虚无:指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虚无的)

    英文翻译

    still, silent, quiet, deso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梅县腔] sip7 cip7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siuk8 [客英字典] sip7 cip7 cit7 [海陆丰腔] sip8 cip8 siuk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宝安腔] sip8 cip8 [东莞腔] zit7 [陆丰腔] s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前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zek/dzekdzʰ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