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雠

yuān chóu [ yuan chou]
繁体 冤讎
注音 ㄩㄢ ㄔㄡˊ

词语释义

冤雠 yuān chóu

(1) 指由于受人侵害或侮辱而产生的怨恨

rancour

(2) 敌意,尤指相互间的仇恨或敌对

enmity

词语解释

  1. 见“ 冤仇 ”。

引证解释

⒈ 见“冤仇”。

冤雠的国语词典

仇恨。《水浒传.第八回》:「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雠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大人既与小生做主,成其婚姻,这金声便是小生的岳父了。不可结了冤雠,伏乞饶恕!」也作「冤仇」。

汉字详情

yuān [yuan]
部首: 218
笔画: 10
五笔: PQKY
五行:
仓颉: BNAI
四角: 374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兔,从冖( )。“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2) 同本义

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说文》

冤,曲也。——《广雅》

冤颈折翼,庸得往兮!——《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

(3) 如:冤曲(弯曲);冤伏(屈伏);冤延(宛延。长曲的样子)

(4) 上当;不合算 。如:花冤钱;白跑一趟,真冤

(5) 〈方〉∶欺骗 。如:你别冤人

名词

(1) 枉曲,冤屈

哀枯杨之冤雏兮。——《楚辞·离世》。注:“冤,烦冤也。”

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冤苦钱(囚犯送给狱卒的贿赂);冤业(含冤的鬼魂)

(3) 通“怨”( yuàn)。冤仇,仇敌

无冤尤。——《盐铁论·毁学》

掠拷冤滥。——《后汉书·杨终传》

孤魂抱深冤。——韩愈《谢自然》

(4) 又如:冤衍(冤仇;罪咎);冤业之症(指由于结冤造孽而得的病症);冤冤相报(冤家对头世世代代循环以恶相报)

英文翻译

grievance, injustice, w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1
◎ 客家话:[宝安腔] jen1 [客英字典] jen1 [台湾四县腔]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za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东莞腔] jen1 [沙头角腔] jen1
◎ 潮州话:uang1 (uang 旧时:uen)「潮州」uê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qyan/vanʔĭwɐn
chóu [chou]
部首: 811
笔画: 18
五笔: WYYY
五行:
仓颉: OGIVG
四角: 202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雔( chóu)声。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雠,犹应也。——《说文》。按,以言相当也。

雠,对也。——《三苍》

无言不雠。——《诗·大雅·抑》

忧必雠也。——《左传·僖公五年》

著之盘盂,属之雠柞。——《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雠祚(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

(4) 校对文字 。如:雠定(校对考正)

名词

(1) (为仇的异体字)

(2) 同“仇”。仇恨;仇怨

怨偶曰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

又众兆之所雠。——《楚辞·惜诵》。注:“大怨曰雠。”

(3) 又如:雠怨(仇恨,憎怨);雠隙(猜忌、仇恨)

(4) 同“仇”。仇敌

反以我为雠。——《诗·邶风·谷风》

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左传》

英文翻译

enemy, rival, oppon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