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冒充
(1) 以假充真
词语解释
以假充真。
《元典章新集·户部·灾伤》:“﹝官吏﹞据冒充灾伤人户,未纳差税,拟合革拨相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旧相起授他官》:“﹝ 彭文勤 ﹞以兄子 良馵 冒充吏员,为 初彭龄 劾,降补礼部右侍郎。” 叶圣陶 《北上日记·二月二十七日》:“此行大部须冒充船员身分,改穿中式短服。”
引证解释
⒈ 以假充真。
引《元典章新集·户部·灾伤》:“﹝官吏﹞据冒充灾伤人户,未纳差税,拟合革拨相应。”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旧相起授他官》:“﹝彭文勤﹞以兄子良馵冒充吏员,为初彭龄劾,降补礼部右侍郎。”
叶圣陶《北上日记·二月二十七日》:“此行大部须冒充船员身分,改穿中式短服。”
冒充的国语词典
以假作真。
如:「他冒充警察,到处行骗,已经被缉捕归案。」
冒充的网络释义
冒充
冒充的翻译
反义词
冒充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ào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 “帽”的古字。帽子
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
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
(3) 又如:冒絮(头巾)
(4)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冒:缁质,长与手齐。——《仪礼》
(5) 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枚乘《七发》
(6) 通“瑁”。天子所执之玉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周礼·考工记·玉人》
动词
(1) 戴帽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
(2) 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舟人冒利。——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
(3) 又如:冒色(贪恋女色);冒没(贪图;贪得);冒荣(贪图荣耀);冒乱(贪恋淫乱);冒货(贪财)
(4) 盖蒙
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
善恶相冒。——《汉书·翟方进传》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冒阴(笼罩着阴影)
(6) 不顾;顶着
冒风驰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惟冒险也。——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冒突(冒进直前);冒夜(不顾黑夜);冒死(不顾生命危险);冒寒(冒着寒冷);冒刀(迎着刀锋)
(8) 向外透;往上升 。如:冒忿(泄恨);冒烟
(9) 假冒
冒其未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0) 又如:冒认(冒名认取);冒功(假冒功绩);冒占(冒名占有)
(11) 侵犯;违犯
习俗薄恶,民人抵冒。——《汉书·礼乐志》
其君贪冒辟邪。——《国语·周语上》
有冒上而无忠下。——《国语·晋语》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冒使君。——明· 高启《博鸡者事》
(12) 又如:冒撞(冒犯,唐突;莽撞);冒突(冲冒;冒犯);冒昧(冒犯,无知而妄为);冒文(违犯法令条文);冒法(违犯法规)
(13) 蒙受;承受 。如:冒恩(承受恩泽);冒拜(承受官爵)
(14) 通“媢”。嫉妬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15) 通“懋”。勉励
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书·君奭》
形容词
(1) 冒失;冒昧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
(2) 又如:冒势(鲁莽,莽撞);冒失鬼;冒不失(方言。轻率,鲁莽);冒行(冒然行动;冒然实行);冒撞(冒失鲁莽)
(3) 另见
m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 met8 [客英字典] mau5 [海陆丰腔] mo6 mau6 [梅县腔] mau5 [陆丰腔] mo6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东莞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 潮州话:mau6 mo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冃 | 莫報 | 明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mauh/maw | mɑ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2) 同本义
充,长也,高也。——《说文》
宗人视牲告充。——《仪礼·特牲礼》
(3) 满
充,塞也。——《小尔雅》
充,满也。——《广雅》
冠盗充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言充其阳也。——《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颜色充盈。——《荀子·子道》
(4) 又如:充多(众多);充车(满车;喻数量众多);充房(满屋);充堂(满堂)
(5) 足;实;富厚 。如:充壮(健壮;充沛);充强(充实健壮)
(6) 肥胖 。如:充肥(肥胖,壮实);充腴(肥胖;丰满);充泽(丰润)
动词
(1) 装满;塞满
以充府库。——《周礼·大府》
近之则钟音充。——《淮南子·说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司马光《训俭示康》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充虚(填满肚子);充肠(充肚。填饱肚子);充庭(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马仪仗于殿庭)
(3) 假冒 。如:充行家;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充好汉
(4) 扩充,扩大;尽量展开 。如:充广(扩充);充扩(扩充,开拓)
(5) 凑数;补充 。如:充赋(凑数);充事(凑合使用)
(6) 备;供应 。如:充庖(供给膳食);充寒(备寒);充给(供给)
(7) 任职,充任;充当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8) 又如:充吏(在衙门内供职);充任(担当某职务);充位(克位。徒居其位,无所建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ng1 [东莞腔] cung1 [梅县腔] ch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宝安腔] cung1 [客英字典] c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充 | 昌終 | 昌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tɕʰĭuŋ | chjung/tc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