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

jiān zhí [ jian zhi]
繁体 兼職
注音 ㄐ一ㄢ ㄓ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兼职 jiānzhí

(1) 一人同时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务

兼职过多
pluralism;plurality;moonlight;hold two or more posts concurrently

(2) 在本职之外兼任的职务

减少兼职
concurrent post;part-time job

词语解释

  1. 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 汉 魏 多才,亦罕兼职。”《梁书·王僧孺传》:“寻以公事降为云骑将军,兼职如故,顷之即真。” 徐迟 《财神和观音》:“幸而 中华民国 的政治是兼职政治, 中华民国 的文化是副业文化。抗战以来,他除了是一名委任六级的科员之外,那身兼七职的世叔又给他找到专卖局里一个挂名差使,来兼一下。”

  2. 兼任的职务。如:辞去兼职。

引证解释

⒈ 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

南朝梁江淹《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汉魏多才,亦罕兼职。”
《梁书·王僧孺传》:“寻以公事降为云骑将军,兼职如故,顷之即真。”
徐迟《财神和观音》:“幸而中华民国的政治是兼职政治, 中华民国的文化是副业文化。抗战以来,他除了是一名委任六级的科员之外,那身兼七职的世叔又给他找到专卖局里一个挂名差使,来兼一下。”

⒉ 兼任的职务。

如:辞去兼职。

兼职的国语词典

在本职外,兼任其他职务。

如:「他想找一份兼职,以增加收入。」

兼职的网络释义

兼职

  • 兼职,是指职工同时从事一个以上的职业或职务。各国法律一般并不禁止职工兼职,但有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并不特别赞成本企业单位职工兼职。职工个人是否兼职,要看各种情况而定。中国有关劳动法规规定:科学研究、教学、医疗、工农业生产等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临时聘请中、高级科学技术人员担任顾问或承担讲课、讲学、科研、设计等兼职任务。兼职人员根据自己完成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绩取得一定报酬。此外,中国还有一些兼职是不另取报酬的。如科技人员兼任学术团体领导职务。
  • 兼职造句

    如果有可能的话去兼职一下,积累经验,这样成长的更快。
    别人逃课,兼职,游戏。
    爸爸找了一份家教的兼职。
    楼主你好!首先我也是大学生,同为大学生的我,也许能给你一点我自己的经验之谈哦。因为我也是兼职的大学生!你可以当做我在做广告,不过我这是真真实实的自己的经历以及经验!如果你觉得想听听看,那就请看下来。
    电视大学聘请爸爸做兼职教师。
    可以兼职,第一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找工作打好基础,第二,也可以积累一些金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也可以为将来找老婆做准备,例如谈恋爱啊。。。。也可以提升学历考资格证书,也是为了将来出校门了找工作
    学校偏僻不是找不到兼职的理由吧,你起码可以给网络公司做编程或者什么网页设计啊,除非你的专业水平也不好,而且自己找找没找到也就算了。
    协会的志愿者,这个既能广交朋友又能认识很多有学识志向的人,但可能收入少很多。还有,你也可以去到你相关的专业部门做兼职,这样可以很好锻炼自己,收入也还有一些。
    当然也有好的地方。高复的学校,请的都是名师,虽然都是兼职的,但是至少是从头跟到尾,每周都有课的。无论多么好的高中,都不可能在一个班级里聚集那么多名师,这点就是兼职的优势。
    虽然许多妇女想找能灵活的时间安排和华尔街兼职工作,但这些想法与全天候的客户服务的宗旨不符。
    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兼职一般分两类,一类是部分家境不好的,出于无奈必须做些兼职来补贴家用的。这类学生一般都回很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的关系。这一类我们撇开不谈我们主要来分析第二类。他们是为了兼职而兼职,荒废了学业的那一部分“学子们”。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那些兼职的同学持完全否定的的态度。或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好心却不一定有好结果,如果你的方向不正确,甚至可能会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他找了一份兼职工作。
    暂时失业不等于永久失业,做兼职也比宅在家要好。
    美发沙龙和临时办公室找兼职,得到虚有其表的职称。
    我宁愿好好做实施,兼职什么文员啊,咬文嚼字真心做不来。
    她们在餐厅、酒吧、美发沙龙和临时办公室找兼职,得到虚有其表的职称。
    PS:我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在一家中国人开的餐厅里做收营员,呵呵.
    另找兼职工作可能会很困难。

    汉字详情

    jiān [jian]
    部首: 213
    笔画: 10
    五笔: UV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XC
    四角: 8023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 )。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 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两房的后嗣。祧继承上代);兼资(与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职外,又兼理其他职务);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

    (4)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

    (5) 并吞;兼并

    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亡征》

    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传·昭公八年》

    (6) 又如:兼列(犹兼并);兼畜(犹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

    (7) 倍,加倍

    王馈兼金一百。——《孟子》。注:“其价兼倍于常者。”

    利不兼,赏不倍。——《马王堆汉墓帛书》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唐· 韩愈《韩滂墓志铭》

    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兼只(几只,数只);兼日(连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问或技艺)

    (9) 重复;累积

    重金兼紫,相继为藩辅。——《后汉书·宦者吕强传》

    (10) 尽;竭尽

    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韩非子》

    (11) 胜过;超越 。如:兼人(胜过别人。表示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事)

    (12) 同,连同

    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形容词

    (1) 全部;整个

    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商君书》

    (2) 又如:兼裒(广为聚集)

    (1) 表示并列关系。和,与 。如:兼罗(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说)

    (2)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兼之;兼且(并且)

    副词

    (1) 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兼有步兵。——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

    兼仗父兄之烈。

    兼与药相粘。——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兼用刺激。——蔡元培《图画》

    英文翻译

    unite, combine; connect; and

    方言集汇

    ◎ 粤语:gi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am1 [客英字典] giam1 [东莞腔] giam1 [梅县腔] giam1 [宝安腔] giam1 [客语拼音字汇] giam1 [海陆丰腔] giam1 [陆丰腔] gi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五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甜平聲開口四等kemkiem
    zhí [zhi]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C
    四角: 164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