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qí tā [ qi ta]
注音 ㄑ一ˊ ㄊㄚ
词性 代词

词语释义

其它 qítā

(1) 同“其他”,但只用于事情

the others;other

词语解释

  1. 其他。

    《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见 騫 如单于礼, 騫 大慙,谓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昆莫起拜,其它如故。”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言及岁荐事,寮属咸起囁嚅,帅曰:‘郡有贤儒为师楷,詎可舍不荐,皇及其它。’”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除了 阎兴 和 梁建 以外,作者也写了其它人物的矛盾冲突。”

引证解释

⒈ 其他。

《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见騫如单于礼, 騫大慙,谓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昆莫起拜,其它如故。”
宋岳珂《桯史·李敬子》:“言及岁荐事,寮属咸起囁嚅,帅曰:‘郡有贤儒为师楷,詎可舍不荐,皇及其它。’”
胡采《<在和平的日子里>序》:“除了阎兴和梁建以外,作者也写了其它人物的矛盾冲突。”

其它的网络释义

其它

  • 其它,同“其他”,别的,其余,用于事物。即"其余的它者",物主代词。在“其他”作人称代词时,其他与其它是区别的;在“其他”表示其余者而用于物称时,二者就可以换用。
  • 古代汉语里有的也写作“其佗”,佗是物主代词,如《左传·隐公元年》”佗邑唯命“,它也是物主代词,如《后汉书·列女传》”无它异“。佗、它通假而用,类似通假在先秦秦汉是普遍现象。
  • 自古汉语不区分其他与其它,现代汉语里他作为人称代词而它作为物主代词了,因此,在现代汉语环境,谈物时,用“其他”是继承传统用法,用“其它”是新环境里的合逻辑用法,都可以。
  • 其它造句

    小丽的美貌使在场的其它姑娘都黯然失色。
    盛开的牡丹花使其它花儿都黯然失色。
    下班后关掉手机和其它一些电子设备,让自己养精蓄锐。
    其它小雨点也无奈,也让我走了。
    户枢不蠹,事物运动发展的一条规律,因为事物在不同的运动中能抵抗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侵蚀。
    我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其它的我就无能为力了。
    这项商品号称效果神奇,但使用起来却和其它同类型产品差异不大,有点名不副实。
    其它病原也可引起相似的综合症。
    这种理想的连结方式,让其它各类接合方式瞠乎其后。
    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向其它学校看齐。
    中国的其它城市似乎尚不具备战胜北京和上海的能力。
    集中精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万念俱寂,不去想其它的事。
    重组的其它方面更让人感到七上八下。
    小李做事就爱单枪匹马,不要其它人跟随。
    许多其它国家的莘莘学子都希望来剑桥留学。
    花园里有万紫千红的花朵,大小树丛和其它植物。
    有些说世界是真实。其它则子虚乌有。
    如果懂得这点,其它的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老师说如果懂得这些知识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地知道其它类似的知识。
    我们必须与其它生命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

    汉字详情

    [qi]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AD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M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如:其夫

    (10) 它的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词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文翻译

    his, her, its, their;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khî)[潮阳]ki2 (k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ta]
    部首: 322
    笔画: 5
    五笔: PX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P
    四角: 30712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小篆字形。象虫形。本义:虫) 同本义。后作“蛇”

    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说文》

    代词

    (1) 称代人以外的事物 。如:煤炭,很多工业离不开它;香山观,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它——口语中与“他、她”无分别。如:它比(引他类比附)

    (2) 表示第三人称 。如:生它个儿子(生他一个儿子)

    (3) 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

    无它异。——《后汉书·列女传》

    贝勒及它将。——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帛布及它物。

    与它石迥异。——《墨子·公输》

    (4) 又如:它罪(别的罪名);它肠(它心,二心);它人(别人);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它名(另外的名);它所(其他地方)

    (5) 虚指。如:干它一场;吃它一顿

    (6) 姓

    英文翻译

    it; 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taa1 t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2 [梅县腔] to2 [台湾四县腔] to2 [客语拼音字汇] gi2 ta1 [宝安腔] ta1 [客英字典] to2
    ◎ 潮州话:t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託何平聲開口一等tʰɑtha

    其它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