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物

liù wù [ liu wu]
注音 ㄌ一ㄡˋ ㄨˋ

词语释义

1.谓岁﹑时﹑日﹑月﹑星﹑辰。 2.六币。 3.酿酒所需之六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孔颖达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曲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高诱注:"六物,秫﹑稻﹑曲﹑糵﹑水﹑火也。"后亦以指酒。 4.佛教之制﹐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一﹑僧伽黎(大衣)﹐二﹑郁多罗僧(中衣)﹐三﹑安陀会(下衣)﹐四﹑波咀罗(铁钵﹑木钵﹑瓦钵等)﹐五﹑尼师坛(坐具)﹐六﹑骚毘罗(漉水囊﹐用以漉去水中微虫)﹐是名比丘六物﹐亦名三衣六物﹐三衣亦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主要者﹐故特标举之。

词语解释

  1. 谓岁、时、日、月、星、辰。

    《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

  2. 六币。

    《周礼·秋官·小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

  3. 酿酒所需之六物。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 孔颖达 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麴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 高诱 注:“六物,秫、稻、麴、糵、水、火也。”后亦以指酒。 明 许潮 《武陵春》杂剧:“今是二月花朝节,正桃花大放之时,不免驾小舟,具六物,往 武陵谿 ,游翫一遭则箇。”

  4. 佛教之制,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一、僧伽黎(大衣),二、郁多罗僧(中衣),三、安陀会(下衣),四、波咀罗(铁钵、木钵、瓦钵等),五、尼师坛(坐具),六、骚毘罗(漉水囊,用以漉去水中微虫),是名比丘六物,亦名三衣六物,三衣亦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主要者,故特标举之。

引证解释

⒈ 谓岁、时、日、月、星、辰。

《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

⒉ 六币。

《周礼·秋官·小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

⒊ 酿酒所需之六物。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
孔颖达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麴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
《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
高诱注:“六物,秫、稻、麴、糵、水、火也。”
后亦以指酒。 明许潮《武陵春》杂剧:“今是二月花朝节,正桃花大放之时,不免驾小舟,具六物,往武陵谿,游翫一遭则箇。”

⒋ 佛教之制,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一、僧伽黎(大衣),二、郁多罗僧(中衣),三、安陀会(下衣),四、波咀罗(铁钵、木钵、瓦钵等),五、尼师坛(坐具),六、骚毘罗(漉水囊,用以漉去水中微虫),是名比丘六物,亦名三衣六物,三衣亦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主要者,故特标举之。

六物的网络释义

六物

  • 《左传》记为岁、时、日、月、星、辰;《周礼》记为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六币;《礼记·月令》记为秫、稻、麴、糵、水、火;佛经记为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中衣)、钵、尼师坛(敷布坐卧之具)、饮水所用之漉水囊,我们通常所说的六物指的是僧尼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钵、尼师坛、漉水囊六种。
  • 汉字详情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
    [wu]
    部首: 422
    笔画: 8
    五笔: TR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QPHH
    四角: 275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变(事物变化);物隐(事物的隐秘);物端(东西,物品);物诱(为外物所引诱);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物惑(外物的诱惑);物则(事物的法则);物像(样子)

    (6) 事;事情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7) 又如:物务(事务);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穷究)

    (8) 社会,外界环境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9) 又如: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运(世运);物外交(超世脱俗的交谊)

    (10) 杂色牛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11) 杂色的旗

    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释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周礼》

    (12) 牲畜的种类、 品级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驽马一物。——《周礼》

    (13) 又如:物类(同类,物的同类;种类);物汇(物类)

    (14) 颜色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采(色彩)

    (16) 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17) 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18) 物产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物图(物产分布图);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物阜民康(物产丰富,人民安康);物阜(物产丰盛)

    (20) 他人;众人

    损己以利物。——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1) 又如:物听(众人的言论);物意(众人的心意);物师(众人的师表);物鬼(人鬼);物迹(人迹);物轨(众人的榜样);物宗(众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众望)

    (22) 景物 。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 。如:物业(家业;家产);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如:物帛(物品财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灵

    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汉书》

    (26) 标记,记号

    叔孙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动词

    (1) 选择

    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周礼》

    (2) 观察

    物土方,议远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陆丰腔] wut8 [东莞腔] wut8 [海陆丰腔] wut8 [梅县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宝安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客英字典] v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文弗入聲合口三等mĭuətmyot/mi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