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法论

liù fǎ lùn [liu fa lun]

词语释义

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汉字详情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
[fa]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F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GI
四角: 34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

law, rule, regulation, statute; France, French

方言集汇

◎ 粤语:f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四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乏入聲合口三等pĭwɐppyap/pvap
lùn,lún [lun]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OP
四角: 38712

详细解释

lún

名词

(1) 《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 另见 lùn

lùn

动词

(1) (形声。从言,仑( 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臣请论其故。——《史记·张仪传》

留连论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与蒙论议。——《资治通鉴·汉纪》

每与臣论此事。——诸葛亮《出师表》

十几人论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论道(讲论治国道术);论黄数黑(议论是非曲直);论冒(相当于八股文中的“破题”,有“开宗明义”之意)

(4) 思;思考

论之思之,至于再三。——《汉书·王莽传》

(5) 衡量;评定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闻言必熟论。——《吕氏春秋·慎行论》

(6) 又如:论功行赏

(7) 评论;辩析

相国论河套。——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8) 又

已而论河套。

(9) 又如:论思(论辩思虑);论理(论说道理);论口(争论;斗嘴)

(10) 判罪;判决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袁溥论 瑞。—— 清· 张廷玉《明史》

舒华论瑞迂。——《明史》

(11) 又如:论囚(判刑);论输(论其罪而罚其役)

(12) 考虑;顾及

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鲁迅《彷徨·祝福》

(13) 又如:论平(考虑公正平和)

(14) 较量

我与一百斤大刀,却与那先生论么?——《三国志平话》

(15) 控告,举报

那里有令史勾结强贼理,如今世上媳妇论丈夫的稀。——元· 李致远《还牢末》

(16) 凭借

想相如凭舌剑压 秦国,论胆量完璧而回,乃股肱忠烈之士。——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

(17) 说;陈述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论天下事。——《资治通鉴》

(18) 又

又不可论。

(19) 又如:相提并论;又当别论

(20) 按照,依照 。如:鸡蛋论斤卖;论件;论天;论月发工资;论功行赏;论万(成千上万)

(21) 研究

论世之事。(论,研究、探讨。)——《韩非子·五蠹》

(22) 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23) 通“抡”。选择

权节其用,论比协材。——《国语·齐语》

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管子·五辅》

(24) 通“纶”。治理

云雷屯,君子以经论。——《易·屯》

屡陈时政,经论治体。——《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名词

(1) 主张;学说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

余不妄,独持迂论。——徐光启《甘薯疏序》

(2) 又如:相对论;原子论;方程论

(3) 议论文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一理者也。——《文心雕龙·论说》

(4) 又如:《六国论》;《过秦论》

(5) 通“伦”。伦理

於论鼓钟!——《诗·大雅·灵台》

(6) 姓

(7) 另见 lún

英文翻译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