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六 | 力竹 | 來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lĭuk | liuk |
详细解释
副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2) 凡是,一切
凡,皆也。——《广雅》
凡,数之总名也。——《三苍》
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春秋繁露》
凡有辜罪。——《书·微子》。郑注:“犹皆也。”
凡内女之有爵者。——《周礼·春官序》
凡所应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凡有(一切;所有);凡此(所有这些)
(4) 总共
计凡付终。——《管子·版法》
凡如是十许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凡六百一十六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全书凡六卷,五十章;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凡几(共计多少)
形容词
(1) 平常;普通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红楼梦》
尽众人凡士。——《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平凡(平常;不稀奇);凡材(普通材料);凡常(普通,一般);凡费(平常的费用);凡等(普通人);凡浅(平凡浅陋)
(3) 平庸
巨是凡人。——《资治通鉴》
(4) 又如:凡固(平庸鄙陋);凡品(平庸的人);凡曹(平庸之辈);凡恶(平庸低劣);凡短(才能平庸,见识短浅)
名词
(1) 纲要,概括之辞
请略举凡,而客自鉴其切焉。——扬雄《长杨赋》
(2) 又如:凡目(大纲与细目);凡最(总目;名目);凡要(簿书的纲要);凡号(总括的名称)
(3) 人世间,尘世
仙凡路阻两难留。——司空图《携仙箓》
(4) 又如:尼姑思凡;神仙下凡;凡界(人世间);凡底(人间)
(5) 古国名 。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
(6) 凡人,普通人 。如:凡情(凡人的情感欲望);凡身(凡人之身);凡胎浊骨(凡人的重浊躯体);凡胎(凡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am2 [海陆丰腔] fam2 fam1 [客英字典] fam2 [陆丰腔] fam3 [梅县腔] fam2 [宝安腔] fam2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东莞腔] fam2 [台湾四县腔] fam2 fam1
◎ 潮州话:〖huam5 (hûam) [澄海]huang5〗 〖huam6 [澄海]huang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凡 | 符咸 | 並 | 凡 | 平聲 | 咸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bʰĭwɐm | byam/bv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