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

bā dá [ ba da]
繁体 八達
注音 ㄅㄚ ㄉㄚˊ

词语释义

道路八面相通。 亦作'八闼'。八牖。 三国魏司马懿字仲达﹐兄弟七人都以'达'为字﹐故时号为八达。见《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称三国魏诸葛诞等八位闻达之士。 称晋胡毋辅之﹑谢鲲等八位放达之士。

词语解释

  1. 道路八面相通。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八达谓之崇期。” 郭璞 注:“四道交出。”

  2. 亦作“ 八闥 ”。八牖。

    《文选·张衡<东京赋>》:“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李善 注:“《大戴礼》曰:‘明堂九室而有八牖。’然九室则九房也,八牖,八达也。” 晋 挚虞 《槐赋》:“开明过於八闥兮,重阴踰乎九房。”

  3. 三国 魏 司马懿 字 仲达 ,兄弟七人都以“达”为字,故时号为八达。见《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4. 称 三国 魏 诸葛诞 等八位闻达之士。

    《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 明帝 恶之,免 诞 官” 裴松之 注引《世语》:“是时,当时俊士散骑尚侍 夏侯玄 、尚书 诸葛诞 、 邓颺 之徒,共相题表,以 玄 畴 四人为四聪, 诞 备 八人为八达。”

  5. 称 晋 胡毋辅之 、 谢鲲 等八位放达之士。

    《晋书·光逸传》:“﹝ 逸 ﹞初至,属 辅之 与 谢鯤 阮放 毕卓 羊曼 桓彝 阮孚 散髮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 逸 将排户入,守者不听, 逸 便於户外脱衣露头於狗竇中窥之而大叫……时人谓之八达。”

引证解释

⒈ 道路八面相通。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八达谓之崇期。”
郭璞注:“四道交出。”

⒉ 亦作“八闥”。八牖。

《文选·张衡<东京赋>》:“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李善注:“《大戴礼》曰:‘明堂九室而有八牖。’然九室则九房也,八牖,八达也。”
晋挚虞《槐赋》:“开明过於八闥兮,重阴踰乎九房。”

⒊ 三国魏司马懿字仲达,兄弟七人都以“达”为字,故时号为八达。见《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⒋ 称三国魏诸葛诞等八位闻达之士。

《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明帝恶之,免诞官” 裴松之注引《世语》:“是时,当时俊士散骑尚侍夏侯玄 、尚书诸葛诞、邓颺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畴四人为四聪, 诞备八人为八达。”

⒌ 称晋胡毋辅之、谢鲲等八位放达之士。 《晋书·光逸传》:“﹝逸﹞初至,属辅之与谢鯤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髮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

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 逸便於户外脱衣露头於狗竇中窥之而大叫……时人谓之八达。”

八达的国语词典

四面相通的道路,后用以形容交通的便利。

如:「四通八达」。

八达的网络释义

八达

  • 八达,指四面相通的道路,後用以形容交通的便利。见《大戴礼》曰:‘明堂九室而有八牖。’然九室则九房也,八牖,八达也。”
  • 八达的翻译

    德语: Bada (Eig, Fam)​
    法语: poulpe

    八达造句

    我造句或写作文,常常会犯粗心的毛病,所以竟然将"四通八达"造句写成了"四面八方",瞧:"大运会快开始了,四面八方的人们和运动员们一起来到了深圳。"老师非常无奈的批评了我!
    加利西亚,是有名的西班牙,其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八达通在世界的前沿。
    如需要回程之乘客,请再重新确认八达通卡或购买单程票,多谢你使用轻铁服务。
    遂昌县新路湾镇胡家村是个后来居上的富裕村全村住房统一规划,水泥路面四通八达。
    我们出发去一个叫八达岭的地方。
    "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的道路真是四通八达呀!
    公司派我去北京出差,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可以顺便去看看八达岭长城了。
    深圳真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城市,去帝王大厦有好几条路呢!
    一片彩云送给你,两只鸿雁助美好,三阳开泰心里乐,四通八达幸福程,无忧无虑在今朝,流光溢彩庆三八,起舞当歌向艳阳,八面祥风吹你面,九九归一祝福来:十面埋伏欢喜情!妇女节祝。
    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啊,祖国!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驿道古渡,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公路干道、支线道路覆盖所有的社区居委。
    深圳的铁道、公路、航线、水道;交通极为便利;四通八达。
    每个人大脑里的神经系统都是四通八达的,所以我们才能靠不同的神经体会到不同的感觉。
    在处理个人资料中,你觉得八达通公司的透明度是高还是低?
    深圳地铁一旦贯通,整个深圳便会四通八达,给深圳的旅游出行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今天日喀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深圳的道路纵横交错,立交桥更是犹如蜘蛛网一般,通往四面八方,深圳的四通八达引来了许多外来的朋友。
    捷运市府站,公车站是世贸中心,多又快,四通八达。
    你现时使用的是下列哪一种类型的八达通呢?

    汉字详情

    [ba]
    部首: 201
    笔画: 2
    五笔: 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数量词

    (1) 七加一的和

    八,数也。——《玉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

    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八音克谐。——《书·舜典》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

    (2) 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

    (3) 常表次第,即第八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

    (4) 又如:八世;八年

    英文翻译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t3
    ◎ 客家话:[陆丰腔] bat7 [沙头角腔] bat7 [海陆丰腔] bat7 [客英字典]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梅县腔] bat7 [宝安腔] bat7 [客语拼音字汇] bad5 [东莞腔] bat7
    ◎ 潮州话:boih4 (poi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拔鎋開入聲開口二等pætpret/paet
    [da]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
    四角: 34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2) 同本义。泛指畅通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4) 到达,通到

    凉州之兵始达 咸阳。——《资治通鉴》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

    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列子·汤问》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小麦亩产达千斤;达济(渡水到达彼岸);达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6) 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都给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7) 又如:达者(通达事理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达臣(通达义理的臣子);达言(通达事理的言论);达见(洞晓事物的道理)

    (8) 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

    (9) 又如:达心(心里明白通达);达生(能参透人生,了解性命的本质);达权(明白权宜的道理,能临急应变)

    (10) 荐举

    在位多所荐达。——《后汉书·黄香传》

    (11) 又如:达能(举荐有才能的人);达吏(向上举荐官吏)

    (12) 将意思表达出来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3) 又如:转达(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达旨(表达思想);达诚(表达诚挚之情);达善(表达善意);达信(传达消息);达知(通知;告知)

    形容词

    (1) 通行的;共同的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

    (2) 又如:达尊(天下人公认的尊贵事物);达孝(天下共认的最大孝道);达制(通行的制度)

    (3)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如:达节(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4) 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达遂(显达顺遂);达宦(职位显要的官吏);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

    名词

    (1) 〈方〉∶指父亲 。如:俺达

    (2) 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3) 各处 。如:达听(多方听闻)

    (4) 姓

    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达、达、达,泥浆直溅。——叶圣陶《寒假的一天》

    英文翻译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 smooth, slippery

    方言集汇

    ◎ 粤语:daat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heh/theytʰ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