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

bā fēn [ ba fen]
注音 ㄅㄚ ㄈㄣ

词语释义

八分 bāfēn

(1) 汉字的一种字体,跟“隶书”相近。这种字体,一般认为左右分背,势有波磔,故称“八分”

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鲁迅回忆录》一集《一面》
ba fen ,the clerical official scrip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词语解释

  1. 汉 字书体名。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相传为 秦 时 上谷 人 王次仲 所造。关于八分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或以为二分似隶,八分似篆,故称八分;或以为 汉 隶的波折,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见 唐 张怀瓘 《书断上》。近人以为八分非定名, 汉 隶为小篆的八分,小篆为大篆的八分,今隶为 汉 隶的八分。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 陈仓 石鼓又已讹,小大二篆生八分。”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阿买 不识字,颇知书八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铁蟾 聪明絶特,善诗歌,又工八分。”参阅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分变》。

  2. 清 宗室封爵名。

    清太祖 天命 年间,立八个和硕(满语,部落)贝勒(爵号),共议朝政,各置官属,赏赐相等,称为八分。后定宗室封爵十四等,自贝子以上六等皆入八分, 镇国公 、 辅国公 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见《清会典·事例二·宗人府》。

引证解释

⒈ 汉字书体名。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相传为秦时上谷人王次仲所造。关于八分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或以为二分似隶,八分似篆,故称八分;或以为汉隶的波折,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见唐张怀瓘《书断上》。近人以为八分非定名, 汉隶为小篆的八分,小篆为大篆的八分,今隶为汉隶的八分。参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分变》。

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陈仓石鼓又已讹,小大二篆生八分。”
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铁蟾聪明絶特,善诗歌,又工八分。”

⒉ 清宗室封爵名。 清太祖天命年间,立八个和硕(满语,部落)贝勒(爵号),共议朝政,各置官属,赏赐相等,称为八分。后定宗室封爵十四等,自贝子以上六等皆入八分, 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见《清会典·事例二·宗人府》。

八分的国语词典

书体名。为秦代隶体的一种笔法,相传为王次仲所创,说法多种,常见的有:一、言八宜训背,笔势左右分布相背,有如八字。见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一.历下笔谭》。二、有以二分似隶,八分似篆,介于篆隶之间,故称为「八分」。见《雅俗稽言.卷三二.字学.八分》引《书苑文姬说》。

如:「这事的进展没有十分,也有八分了。」

八分的网络释义

八分

  • 八分:清宗室封爵名
  • 八分:汉字书体名
  • 八分 (汉字书体名)

  • 八分是汉字书体名。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相传为秦时上谷人王次仲所造。
  • 八分的翻译

    德语: acht Zehntel, 80 Prozent, zum größten Teil, der größte Teil

    八分造句

    正如“饭吃八分饱”于养生一样,胜亦只八分足矣。
    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请问您的牛排要几分熟?八分熟。
    在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液压驱动多功能组合式飞车安装六分裂或八分裂导线间隔棒,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高空作业过程中施工的安全性。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俺想你想到骨头里,盼你盼到腿抽筋。吃饭只吃八分饱,睡觉只睡八小时。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日不见望穿秋水。一假期没见,心里没着没落。千万别信哈哈~~。
    她在寒冷的北冰洋中浸泡了八分钟才获救。
    “八好”养生哲学】吃饭只要八分饱,凡事只求八分好,锻炼使出八分劲,状态保持八分醒,精力保持八分旺,工作别超八小时。
    冬天到了,我送你一分温暖,两分温馨,三分真诚,四分热情,五分感动,六分快乐,七分安逸,八分甜蜜和九分开心,愿你度过十分幸福的冬季!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此方法将应用程序的处理时间从大约八分钟减少到十五秒。
    三字经:管住嘴,迈开腿,八分饱,八杯水。八千步,子午睡。三分酒,不要醉。不攀比,不受罪。能对比,准富贵。有头脑,没心肺。养心汤,一百岁。
    凡事做到七八分即可是智慧。如何七八分,哪里该收手,这是勇气。
    无缘三分暖,有缘八分熟。
    事业五分满,留一半给生活;收获六分满,留四成给目标;爱情七分满,留三成给思念;健康八分满,留二成给平安;开心九分满,留一成给期盼。小满快乐!
    七八分饱,营养正好。古代老中医有一句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有饥有寒,才能调动你身体适度的抵抗力。
    在杨兵的意识中,一直过了七八分钟,那中年男子把那些在杨兵看来杂乱无序,却又符合杨兵不知道的规律的骨骼通过魔法提炼后,组合起来。
    丰田杯八分之一赛之后,我曾说过,虽然李世石如日中天,但八强战对大李并没有成算。
    但仅仅八分钟之后,伊拉克的伊玛德利用中国队的防守失误攻入一球,亚洲杯冠军伊拉克队扳平比分。
    八分书既是古老的书法字体,又是时尚的美术字。

    汉字详情

    [ba]
    部首: 201
    笔画: 2
    五笔: 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数量词

    (1) 七加一的和

    八,数也。——《玉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

    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八音克谐。——《书·舜典》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

    (2) 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

    (3) 常表次第,即第八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

    (4) 又如:八世;八年

    英文翻译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t3
    ◎ 客家话:[陆丰腔] bat7 [沙头角腔] bat7 [海陆丰腔] bat7 [客英字典]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梅县腔] bat7 [宝安腔] bat7 [客语拼音字汇] bad5 [东莞腔] bat7
    ◎ 潮州话:boih4 (poi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拔鎋開入聲開口二等pætpret/paet
    fēn,fèn [fen]
    部首: 201
    笔画: 4
    五笔: 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S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英文翻译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f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府文平聲合口三等pyon/piun

    八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