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纤维素

quán xiān wéi sù [quan xian wei su]

词语释义

将木质化的植物组织,用氯处理,和用乙醇胺抽出去掉木质素后所残留的细胞壁样品,称为全纤维素。

汉字详情

quán [quan]
部首: 222
笔画: 6
五笔: 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G
四角: 8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 同本义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3) 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 姓

形容词

(1) 完全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全争(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全别(完全变了样,完全不一样);全制(完全控制);全遂(完全遵从);全错;全怪我;全无心肝;全完(全部缴纳);全旨(全部的意蕴、含义);全通(全部通晓);全量(全部,所有);全灶(全能的厨师);全行(全部);全副(整个);全宗(整个宗族);全批(全体);全颗(一群人的全体);全额(全部规定的数目)

(3) 完备,完整

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管子·任法》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七患》

牺牲之不全肥。——《墨子·明鬼下》

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全身盔甲。——《广东军务记》

(4) 又如:全帖(共有十面的礼帖,用红纸折成,用于隆重的礼节);全分(全套;一整套);全挂子(一整套的);手稿不全;全牛(完整的牛);全羽(完整的彩色鸟羽);全衣(完整的衣着);全具(用于祭祀的牲畜身体完整无损);全肥(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全牲(完整的家畜);全气(精气完整);全功(完满的功业);全安(完满安乐);全道(完满地掌握为君之道)

(5) 完美 。如:全功(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全行(品行完美无缺);全毁(完美与败类);全德(道德上完美无缺);全声(完美的声音)

(6) 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

动词

(1) 保全

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苟全性命。——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全国为上(少杀人,少破坏,能完整地得到敌方领土与百姓为好);全身远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全名完节(保全自身的名誉和节操);全活(得以保全生命);全交(保全交情和友谊);全福(保全所享有的幸福);全功(保全身心之功);全生(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全交(保全、维护友谊或交情);全守(保全节操);全安(保全平安);全佑(保全,庇护);全忠(保全忠贞);全物(保全物类的生命);全和(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全性(保全天性);全真(保全天性);全节(保全气节;妇女保全贞操);全养(保全,养成);全济(保全,救活);全躯(保全自己的身体、生命);全护(保全,保护)

(3) 保持 。如:全义(保持节操);全精(保持精神)

(4) 通“痊”,病愈

十全为上。——《周礼·医师》。注:“犹瘉也。”

复之全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副词

完全,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文翻译

maintain, keep whole or intac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东莞腔] ce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qion2 [陆丰腔] ts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zyen/dzvendzʰĭwɛn
xiān,qiàn [xian,qian]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TF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HJ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qiàn

名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xiān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2) 同本义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名词

(1) 细纹丝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qiàn

英文翻译

fine, delicate; minute;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

wéi [wei]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OG
四角: 201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隹( 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2) 同本义

维,紘也。——《玉篇》

维,车盖系也。——《说文》

维,系也。——《广雅》

斡维焉系。——《楚辞·天问》

维王之大常。——《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

居其维首。——《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

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训》

(3) 又如:维纲(用以系物和提网的绳。亦指维系、保持)

(4) 隅,角落

维,隅也。——《广雅》

东北为报德之维也。——《淮南子·天文》

(5) 又如:四维(四角);维那(寺院里地位次于首座的僧职);维岳降神(高山降其神灵)

(6) 关键

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法令为维纲。——《管子·禁藏》

(7) 又如:维纲(纲纪;法度)

(8) 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或曲面有二维,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

(9) 网

维,网也。——《集韵》

(10) 古地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理县

(11) 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如:纤维(动、植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动词

(1) 拴;系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诗·小雅·白驹》

诸侯维舟。——《尔雅》。李注:“中央左右相维持者曰维舟。”

牛马维娄。——《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系马曰维。”

(2) 又如:维舟(系船靠岸停泊);维絷(羁绊束缚,强被挽留);维娄(系缚;羁縻);维梢(系船停泊);维楫(系船之绳和船桨);维绳(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维结(连结);维城(连接城池以藩卫邦国)

(3) 思考,计度。通“惟”

维万世之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4) 又如:维度(思念;计度)

(5) 维持;维系

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6) 又如:维匡(扶持匡正);维挽(维护,挽救)

(7) 表示判断,相当于“乃”、“是”、“为”

众维鱼矣。——《诗·小雅·谷风》

(8) 又如:维听(是听);维恭维敬(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介词

(1) 由于

维子之故。——《诗·郑风·狡童》

(2) 又如:维是(由于是…)

(1) 相当于“与”

贲鼓维镛。——《诗·大雅·灵台》

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国语》

(2) 同“唯”。独

维予与女。——《诗·小雅·谷风》

(3) 又如:维能(唯独能够)

助词

(1) 用于句首,无义

维以不永伤。——《诗·周南·卷耳》

维昔黄帝,法天则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2) 用于句中,帮助判断

我马维驹。——《诗·小雅·皇皇者华》

我马维骐》

英文翻译

maintain, preserve, safegu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

[su]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GX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VIF
四角: 509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 )。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 同本义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4)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5) 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6) 本质;本性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文选·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根素(根本);素怀(本心)

(8) 带根本性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如:核素;毒素;色素;维生素;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毒素(某些有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因素(构成事物的本质成分);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9) 蔬菜瓜果等副食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墨子·辞过篇》

果蓏素食当十石。——《管子·禁藏》

(10) 又如:三荤一素;吃素;素什锦(杂取诸种蔬菜配合而成的一种素肴);素膳(素食)

(11) 旧交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唐· 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12) 又如:素故(旧交);素情(旧交,旧情);素结(故交);素旧(旧交)

(13) 姓 。三国魏有素利

形容词

(1) 白色,雪白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素纸(白纸;没有写过字的纸);素衣将敝(比喻人处境艰难,生活困苦);素练(白色的熟绢);素车(以白土涂饰的车);素风(秋风);素秋(即秋季,古代阴阳五行家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秋季为“素秋”);素娥(指月宫中仙女“嫦娥”。因月色白,故称“素娥”)

(3) 质朴;不加装饰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素碑(没有刻字的石碑);素一(纯朴简约);素冠(素朴无饰的练冠);素室(朴实而不加华饰的房间);素琴(无装饰的琴);素妆(淡妆);素几(不加雕饰的小几);素面朝天(不加妆饰而面见天子)

(5) 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孔子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 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 汉· 王充《论衡超奇》

(6) 又如:素放(无条件释放);素王(指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人);素封(没有官爵封邑但和封君一样富有的人家);素手(空手;不带礼物);素功(素王的功业);素官(没有实际权力的闲官)

(7) 平素,往常,旧时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 名。”——《明史·海瑞传》

(8) 又如:素位(平日所处的地位);素守(平素的操守);素抱(平素的志趣、抱负);素衷(平素的心意);素期(平素所期望的);素意(平素的意愿);素怀(平素的怀抱);素著(一向都很著名);素孚(平时很得人心;一贯深受众望)

(9) 寒素,低微

文帝使人问 诩自固之术, 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三国志·贾诩传》

(10) 又如:素士(布衣之士;贫寒的读书人);素姓(平民,百姓);素品(低微的门第);素室(寒门);素流(寒素之辈。指门第低微的人);素族(寒门);素门(清寒之家。与世族豪门相对)

(11) 质数的 。如:素数(质数);素因子

(12) 诚心的,真情的

夫公孙鞅事 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战国策》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副词

(1) 预先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2) 又如:素脩(预先早作准备);素构(预先构思草拟);素赏(预先行赏);素定(预先确定)

(3) 向来;从来就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用于语言或方言中某种具有重大特色的结构单位 。如:语素;调素

英文翻译

white (silk); plain; vegetarian; formerly; norm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 客家话:[东莞腔] su5 [沙头角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台湾四县腔] su5 [梅县腔] se5 [海陆丰腔] su5 [陆丰腔] sii5 [宝安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s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oh/su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