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精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道家语。谓保持精神,不使散失。
《关尹子·四符》:“全精者忘是非,忘得失。”
引证解释
⒈ 道家语。谓保持精神,不使散失。
引《关尹子·四符》:“全精者忘是非,忘得失。”
全精的网络释义
全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 同本义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3) 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 姓
形容词
(1) 完全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全争(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全别(完全变了样,完全不一样);全制(完全控制);全遂(完全遵从);全错;全怪我;全无心肝;全完(全部缴纳);全旨(全部的意蕴、含义);全通(全部通晓);全量(全部,所有);全灶(全能的厨师);全行(全部);全副(整个);全宗(整个宗族);全批(全体);全颗(一群人的全体);全额(全部规定的数目)
(3) 完备,完整
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管子·任法》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七患》
牺牲之不全肥。——《墨子·明鬼下》
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全身盔甲。——《广东军务记》
(4) 又如:全帖(共有十面的礼帖,用红纸折成,用于隆重的礼节);全分(全套;一整套);全挂子(一整套的);手稿不全;全牛(完整的牛);全羽(完整的彩色鸟羽);全衣(完整的衣着);全具(用于祭祀的牲畜身体完整无损);全肥(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全牲(完整的家畜);全气(精气完整);全功(完满的功业);全安(完满安乐);全道(完满地掌握为君之道)
(5) 完美 。如:全功(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全行(品行完美无缺);全毁(完美与败类);全德(道德上完美无缺);全声(完美的声音)
(6) 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
动词
(1) 保全
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苟全性命。——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全国为上(少杀人,少破坏,能完整地得到敌方领土与百姓为好);全身远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全名完节(保全自身的名誉和节操);全活(得以保全生命);全交(保全交情和友谊);全福(保全所享有的幸福);全功(保全身心之功);全生(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全交(保全、维护友谊或交情);全守(保全节操);全安(保全平安);全佑(保全,庇护);全忠(保全忠贞);全物(保全物类的生命);全和(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全性(保全天性);全真(保全天性);全节(保全气节;妇女保全贞操);全养(保全,养成);全济(保全,救活);全躯(保全自己的身体、生命);全护(保全,保护)
(3) 保持 。如:全义(保持节操);全精(保持精神)
(4) 通“痊”,病愈
十全为上。——《周礼·医师》。注:“犹瘉也。”
复之全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副词
完全,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东莞腔] ce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qion2 [陆丰腔] tsi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全 | 疾緣 | 從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仙A | 山 | zyen/dzven | dzʰĭwɛ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2) 同本义
精,择也。——《说文》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食不厌精。——《论语》
(3) 又如:精凿(舂过的净米);精粲(精米)
(4) 精气
祓除其心精也。——《国语·周语》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
天地之精。——《吕氏春秋·慎行论》
二者用精至矣。——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精秀(精华灵秀之气);精气命脉神(生命与血汗。比喻辛苦);精血(精气和血液);精胆(精气);精耀(精气)
(6) 精神;精力
人死精亡而形存。——《论衡·论死》
(7) 又如:精采(精神,有活力);精舍(学舍、书斋,聚徒讲学的地方);精思(精力和思虑)
(8) 精液
男女构精。——《易·系辞》
(9) 又如:精子;精虫
(10) 精灵;灵魂
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荀子·赋》
精交接以来往兮。——宋玉《神女赋》
(11) 又如:精爽(灵魂);精魄(精神魂魄);精胆(魂魄,胆量)
(12) 妖怪 。如:精人(巫人);精魅(妖精鬼怪)
(13) 指瘦肉 。如:精浇(精肉浇头)
(14) 通“菁”。花
将击芙蓉之精。——《文选·宋玉·风赋》
(15) 通“晶”
(16) 星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张衡《东京赋》
(17) 日月之光
精行四时。——《吕氏春秋·圜道》。高诱注:“精,日月之光明也。”
(18) 水晶
哀牢国出水精琉璃。——《后汉书·西南夷传》
(19) 通“情”
(20) 实情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瑕适皆见,精也。——《管子·水地》
(21) 性情
术顺墨而精杂汙,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荀子·修身》
心精好恶,于事验,谓之性。——《潜夫论·梦列》
形容词
(1) 细致,精密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范晔《后汉书》
(2) 又如:精切(精确切当);精造(精工制造);精敏(精细敏捷);精鉴(精细鉴别);精审(精确详实);精的(精确);精备(精密详尽)
(3) 纯洁;纯净
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精楚(精美,精致漂亮);精比(精纯细密);精真(精粹纯真);精诣(精到。谓学养精粹)
(5) 精诚,专一
中不精者心不治。——《管子·心术》
心意不精。——《淮南子·修务》
夫精念存想。——汉· 王充《论衡》
(6) 又如:精勤(专心勤奋);精虔(精心虔诚;诚心诚意);精志(至诚的心志);精信(精诚信实)
(7) 清朗;光明
日月光精。——《汉书·李寻传》
(8) 又如:精芒(光芒);精晃晃(形容光亮);精朗(明亮);精全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剋(廉明克己);精廉(清廉);精息(明白);精色(鲜明的色泽);精沐(清明。清察明审);精尽(明察详尽)
(9) 锐利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兵精足用。
精兵皆在。——《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精手(精锐的兵卒);精甲(精锐的军队);精劲(精良锐利;精悍勇猛);精勇(精强勇敢;精锐的士兵);精强(精明高强);精刻(精明能干);精乖(聪明乖觉);精记(精明强记)
(11) 精妙,隐微奥妙
其知弥精。——《吕氏春秋》
精思附会。(精思:精妙构思。傅会:即附会,铺排开进行组织结构文章。)——《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精阐(精妙的阐发);精通;精言(精妙的言辞);精理(精微的义理);精趣(精妙的意趣);精义入神(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副词
(1) 甚,很
自蔽之精者。——《吕氏春秋·勿躬》。注:“甚也。”
(2) 又如:精湿(很湿,湿得很厉害);精熟(十分熟练)
(3) 全,皆 。如:精乌账(骂人话。真混账;光胡闹);精攮气(光受气);精打光(精光;全无)
动词
(1) 深到;精通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习无不精。
(2) 又如:精习(精深,熟悉);精博(精深广博);精究(精心研究);精洽(精深广博)
(3) 光,袒露着 。如:精加精(浑身精光);精腿(光着的腿);精拳(精拳头。空拳,空拳头)
(4) 舂捣使精 。如:精凿(舂去谷物的皮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n1 [东莞腔] zin1 [海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沙头角腔] zin1 [宝安腔] zin1 [陆丰腔] zin1 siau3 [梅县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j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精 | 子盈 | 精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cieng/zieng | tsĭɛ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