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图

quán xī tú [quan xi tu]

词语释义

全息图,是以激光为光源,用全景照相机将被摄体记录在高分辨率的全息胶片上构成的图。

全息图造句

研究者开发出一种生成真彩色全息图的新方法,使图象可以用普通白光从任何角度观察。
利用同步旋转线偏振的照明光和参考光的偏振方向,获得多幅离轴全息图。
著名改革家吕日周称该丛书是中国第一部县权运行全息图谱,中国第一部原生态民情日志,中国第一部基层社会管理全景写真。
本文讨论了提高彩虹全息图单色性的措施及其限制,并提出了测试模压彩虹全息片单色性的方法。
大卫是一名拥有潘全息图的女奴隶与宙斯间的孩子。
全息地形立体图是将传统的光学机械立体投影术与全息术相结合,用航摄像对合成为一张具有一定焦深的近像面全息图。
对实时全息图的记录和处理采用了一种可获得高反衬度的新技术。拍摄的成功率高,干涉条纹的反衬度好。
采用低压钠灯为光源,对菲涅耳全息图进行复制实践,复制全息图的再现像清晰度比母全息图要差,但就像的质量而言层次很分明。
本文指出全息图的主要质量指标为亮度,信噪比,观察视角和单色性。
我们生活在一张全息图中?这想法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却是对黑洞最佳理解的自然延伸,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探讨了像全息图的制作,提出了制作像全息图的要点,达到了提高像全息的清晰度及逼真性的目的。
数字全息术,即数字记录全息图及数字再现全息图,为全息术提供了另一种的记录和再现方式。
为了消除重现像中的零级亮斑以及共轭像,采用数字相减法和频谱滤波法对全息图进行了处理。
运用物理光学相干与衍射的理论,分析与阐述了平面全息图与体全息图的成像及白光再现原理,并对全息防伪印刷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为了在不增加测量点数的情况下提高近场声全息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球面波插值的近场声全息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
根据旋转光楔多重全息术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一种适合拍摄同时再现的大景深周视全息图的方法。
所得到的图样他称之为全息图,这个字来自希腊字意思是“全部”
我们以象散光束为例,根据轴向全息图能够给出该光束补偿系统的状态。
在拍摄模压全息母版时,由于记录时间较长,那么干涉条纹随机漂移的影响将会变得十分严重,使全息图片质量下降。
介绍了一种单波长单光束真彩色彩虹全息图制作技术。

汉字详情

quán [quan]
部首: 222
笔画: 6
五笔: 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G
四角: 8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 同本义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3) 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 姓

形容词

(1) 完全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全争(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全别(完全变了样,完全不一样);全制(完全控制);全遂(完全遵从);全错;全怪我;全无心肝;全完(全部缴纳);全旨(全部的意蕴、含义);全通(全部通晓);全量(全部,所有);全灶(全能的厨师);全行(全部);全副(整个);全宗(整个宗族);全批(全体);全颗(一群人的全体);全额(全部规定的数目)

(3) 完备,完整

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管子·任法》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七患》

牺牲之不全肥。——《墨子·明鬼下》

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全身盔甲。——《广东军务记》

(4) 又如:全帖(共有十面的礼帖,用红纸折成,用于隆重的礼节);全分(全套;一整套);全挂子(一整套的);手稿不全;全牛(完整的牛);全羽(完整的彩色鸟羽);全衣(完整的衣着);全具(用于祭祀的牲畜身体完整无损);全肥(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全牲(完整的家畜);全气(精气完整);全功(完满的功业);全安(完满安乐);全道(完满地掌握为君之道)

(5) 完美 。如:全功(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全行(品行完美无缺);全毁(完美与败类);全德(道德上完美无缺);全声(完美的声音)

(6) 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

动词

(1) 保全

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苟全性命。——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全国为上(少杀人,少破坏,能完整地得到敌方领土与百姓为好);全身远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全名完节(保全自身的名誉和节操);全活(得以保全生命);全交(保全交情和友谊);全福(保全所享有的幸福);全功(保全身心之功);全生(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全交(保全、维护友谊或交情);全守(保全节操);全安(保全平安);全佑(保全,庇护);全忠(保全忠贞);全物(保全物类的生命);全和(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全性(保全天性);全真(保全天性);全节(保全气节;妇女保全贞操);全养(保全,养成);全济(保全,救活);全躯(保全自己的身体、生命);全护(保全,保护)

(3) 保持 。如:全义(保持节操);全精(保持精神)

(4) 通“痊”,病愈

十全为上。——《周礼·医师》。注:“犹瘉也。”

复之全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副词

完全,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文翻译

maintain, keep whole or intac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东莞腔] ce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qion2 [陆丰腔] ts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zyen/dzvendzʰĭwɛn
[xi]
部首: 440
笔画: 10
五笔: T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UP
四角: 26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 同本义

息,喘也。——《说文》

亦孔之。——《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

尚不敢惕息。——《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

则心惕息。——《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苏武传》

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明史·王复传》

(3) 又如:喘息(急促呼吸);息息(呼吸;气息出入);息窒(窒息,呼吸困难);息响(呼吸的声音);息贲(中医病名。指呼吸急促、气逆上奔的症候)

(4) 叹气

北山愚公长息。——《列子·汤问》

喟然大息。——《汉书》

闵王太息。——《战国策·齐策》。注:“长出气也。”

(5) 又如:叹息(叹气);息悒(叹息忧闷)

(6) 停止,停息

息,安也。——《广雅》

息,休也。——《释言》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注:“犹安也。”

而不得息。——《吕氏春秋·适威》。注:“安也。”

臣必致死礼以息楚。——《左传·昭公八年》

莫不敢遑息。——《诗·召南·殷其靁》

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诗·郑风·狡童》

昼夜不息。——《广东军务记》

请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无时而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

(7) 又如:息口(停口);息手(停手);息糜(制止;停止);息言(停止言事);息甲(解除盔甲。停战)

(8) 休息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诗·大雅·民劳》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息景(息影。退隐闲居);息劳(休息);息喘(喘息。比喻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作息(工作和休息);歇息(休息);息力(休息)

(10) 滋息;生长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11) 又如:息马(畜养、蕃息马匹);息人,息民(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12) 平息

望峰息心。——《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13) 又如:息事(平息事端);息喘(平息喘气)

(14) 消除

息子贡之志。——《韩非子·五蠹》

(15) 又如:息望(不再生妄想);息虑(消除担忧;消除杂念)

(16) 通“熄”。熄灭;消失

彖曰:“革,水火相息”。——《易·革》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庄子·消遥游》

(17) 又如:息了心(断了念头;死心);息灭(熄灭;绝灭);息机(熄灭机心)

名词

(1)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屏息观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数息可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一息尚存;鼻息

(3) 利息,利钱

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孟尝君传》

(4) 又如:息利(利息);息金(利钱,利息)

(5) 消息

至今已八九日,并无息耗,不免忧疑。——欧阳修《熙宁四年与大寺丞书》

(6) 又如:信息(音信;消息);息耗(消息,信息)

(7) 亲生子女

汝息为我子,汝亲为我翁。——张籍《董公诗》

(8) 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9) 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0) 姓

英文翻译

rest, put stop to, end, c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东莞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sed5 xid5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sit7 [沙头角腔] sit7 [海陆丰腔] s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相即職開入聲開口三等sĭəksik/siok
[tu]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TU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HEY
四角: 6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wéi),表示范围。啚( ),“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 同本义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名词

(1) 所画的图画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英文翻译

diagram; chart, map, pi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潮州话:dou5(tôu) tu5(thû)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