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乎

quán hu [quan hu]
注音 ㄑㄨㄢˊ ㄏㄨ

词语释义

完备,齐全。

词语解释

  1. 方言。完备;齐全。

    《人民日报》1982.3.8:“临走时,我们又要求 克斗 打开厢房门看看粮食。里面六口水泥缸(大的有一人高),五口装的粮食,小麦最多,其它五谷杂粮也挺全乎。”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完备;齐全。

《人民日报》1982.3.8:“临走时,我们又要求克斗打开厢房门看看粮食。里面六口水泥缸(大的有一人高),五口装的粮食,小麦最多,其它五谷杂粮也挺全乎。”

全乎的网络释义

全乎

  • 全乎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uán hū,解释为完备,齐全,出处《人民日报》。
  • 全乎造句

    你不能确定谁从国家队回来还是全乎人。
    大胡子的话还没说全乎,赵龙便伸手抓住钢矛轻轻一旋,立时引来一声令人感到很不舒服的吼叫。
    看着王虎子已经能下床,且胳膊腿基本全乎,杨伟倒是放下心来了。
    那面对的都还是些全乎人,怨气小的多呢。
    前些日子,霸王也跟肖冰提过要来找他,不过却被肖冰以败家玩意儿的笑骂打发了,让他将他狠人师傅的本事学全乎了再说。
    整的挺全乎,给这创门送礼来了。
    也是轻敌大意,心想就这么个黄嘴丫子还没长全乎的毛孩子,我这上去一叉子挑了还不容易,抢了那黄骠马就收兵回寨了。
    是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全乎一心。
    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把我的梦惊醒了,睁开眼睛,灰白色的天花板,左右围了一大帮的人,老爸老娘,陈仁芳,刘坤,宋贤良,金昊,林飞鹏,真全乎啊。
    我将他剥了个精光,你也见得全乎,取回了本。
    布朗因伤自从圣诞前与富勒姆比赛之后就没有打过,因此曼联那场比赛其实就只有埃弗拉一个全乎后卫。
    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汉字详情

    quán [quan]
    部首: 222
    笔画: 6
    五笔: 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G
    四角: 8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 同本义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3) 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 姓

    形容词

    (1) 完全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全争(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全别(完全变了样,完全不一样);全制(完全控制);全遂(完全遵从);全错;全怪我;全无心肝;全完(全部缴纳);全旨(全部的意蕴、含义);全通(全部通晓);全量(全部,所有);全灶(全能的厨师);全行(全部);全副(整个);全宗(整个宗族);全批(全体);全颗(一群人的全体);全额(全部规定的数目)

    (3) 完备,完整

    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管子·任法》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七患》

    牺牲之不全肥。——《墨子·明鬼下》

    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全身盔甲。——《广东军务记》

    (4) 又如:全帖(共有十面的礼帖,用红纸折成,用于隆重的礼节);全分(全套;一整套);全挂子(一整套的);手稿不全;全牛(完整的牛);全羽(完整的彩色鸟羽);全衣(完整的衣着);全具(用于祭祀的牲畜身体完整无损);全肥(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全牲(完整的家畜);全气(精气完整);全功(完满的功业);全安(完满安乐);全道(完满地掌握为君之道)

    (5) 完美 。如:全功(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全行(品行完美无缺);全毁(完美与败类);全德(道德上完美无缺);全声(完美的声音)

    (6) 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

    动词

    (1) 保全

    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苟全性命。——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全国为上(少杀人,少破坏,能完整地得到敌方领土与百姓为好);全身远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全名完节(保全自身的名誉和节操);全活(得以保全生命);全交(保全交情和友谊);全福(保全所享有的幸福);全功(保全身心之功);全生(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全交(保全、维护友谊或交情);全守(保全节操);全安(保全平安);全佑(保全,庇护);全忠(保全忠贞);全物(保全物类的生命);全和(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全性(保全天性);全真(保全天性);全节(保全气节;妇女保全贞操);全养(保全,养成);全济(保全,救活);全躯(保全自己的身体、生命);全护(保全,保护)

    (3) 保持 。如:全义(保持节操);全精(保持精神)

    (4) 通“痊”,病愈

    十全为上。——《周礼·医师》。注:“犹瘉也。”

    复之全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副词

    完全,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文翻译

    maintain, keep whole or intac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东莞腔] ce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qion2 [陆丰腔] ts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zyen/dzvendzʰĭwɛn
    [hu]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TUHK
    五行:
    仓颉: HFD
    四角: 204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 同本义

    (3) “呼”的古字。呼唤;召唤 。如:乎号

    语词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 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词

    (1) 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 楚,长乎 楚,而 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后缀词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 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 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英文翻译

    interrogative or exclamatory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w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u2 [沙头角腔] fu2 [东莞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梅县腔] fu2 [陆丰腔] fu3 [客英字典] fu2 [宝安腔] fu2
    ◎ 潮州话:hu1 h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