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胄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国语·周语中》:“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 韦昭 注:“免,脱也。脱胄而下敬天王也。” 唐玄宗 《饯王晙巡边》诗:“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餘。” 宋 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城门免胄经相识,异地归元不忍看。”
指决死。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既有志於免胄,岂无心於丧元。”
引证解释
⒈ 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引《国语·周语中》:“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
韦昭注:“免,脱也。脱胄而下敬天王也。”
唐玄宗《饯王晙巡边》诗:“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餘。”
宋王安石《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城门免胄经相识,异地归元不忍看。”
⒉ 指决死。
引明夏完淳《大哀赋》:“既有志於免胄,岂无心於丧元。”
免胄的网络释义
免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下面是“人”,上面象人头上戴帽形,是冠冕的“冕”本字。由于假借为“免除”义,另造“冕”字。假借义:免除,避免)
(2) 脱掉;脱落
免,脱也。——《广雅·释诂四》
左右免胄而下。——《国语·周语中》
其将不免乎!——《左传·襄公十年》
免使者而复鼓。——《左传·成公十六年》
免胄而听命。——《国语·晋语六》
秦师过 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谓身不死得免去皮肤也?——《论衡·道虚》
(3) 又如:免胄(脱下头盔);免丧(脱去丧服);免绖(脱去麻带而仅着丧服)
(4) 赦免,释放
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因而获免。——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惠而免之;免囚(被赦免的囚犯);免坐(对罪犯亲属免予治罪);免放(释放);免赦(赦免)
(6) 逃避灾难或罪过
诚得如此,臣免死罪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于溷藩以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免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宋· 苏洵《六国论》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免却(避免,防止);免身(脱身免祸)
(8) 去掉;除掉
了缘道:“这也容易。但我的徒弟乃新出家的,这个可以免得。望列位做个人情。”——《醒世恒言》
(9) 又如:免虑(免得挂念);免试;免学费;免俗(不拘世俗常情);免责(不受责备);免掉(消除,除去)
(10) 罢黜
遂免丞相勃。——《汉书·文帝纪》
宰说,免成役。——《聊斋志异·促织》
多自免去。——《明史》
(11) 又如:免去(免除);免册(罢免的册书);免臣(被罢官的人);免退(撤职)
(12) 豁免 。如:免丁(免除服劳役);免租(免交租税);免债(免除债务);免试(免除考试);免虑(不必挂念,放心)
(13) 生孩子。同“娩”
将免者以告。——《国语·越语上》
妇人免乳大故。——《汉书·外戚传上》
朔妇免身生男。——《史记·赵世家》
(14) 又如:免身(分娩);免乳(分娩)
(15) 不允许 。如:闲人免进
(16) 分开;分离;别离
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子·解老》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
(17) 通“俛”。低头
冯忌接手免首,欲言而不敢。——《战国策·赵策四》
(18) 通“勉”。努力,尽力
使百吏免尽。——《荀子·王制》
免耕杀匿,使农事得。——《吕氏春秋·辩士》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n1 [东莞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ien3 [宝安腔] men1 [客英字典] men1 men3 mien3 [客语拼音字汇] mian1 [梅县腔] men1 [台湾四县腔] mien1 mien3 [陆丰腔] mi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免 | 亡辨 | 明 | 仙B開 | 上聲 | 銑 | 開口三等 | 山 | 仙B | mĭɛn | mienx/mye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胄”古有两个字。小篆字形从肉,由声。本义:头盔)
(2) 同本义
胄,兜鍪也。从月,由声。——《说文》
离为甲胄。——《易·说卦》
惟甲胄起戎。——《书·伪说命》
贝胄朱綅。——《诗·鲁颂·閟宫》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冠軸(胄)带剑。——《荀子·议兵》
铠胄皆镔铁。——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甲胄
(4) 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 徐州。——《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帝室之胄。——《三国志·诸葛亮传》
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5) 又如:胄子(帝王或贵族的长子);胄监(国子监);胄阀(家世门第)
(6) 泛指世系
岂孤人之能胄。——《遂志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u5 diu3 [宝安腔] ciu3 [海陆丰腔] ciu6 diu3 [客英字典] ciu5 (diu3) [梅县腔] ci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胄 | 直祐 | 澄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driuh/diow | ɖʰ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