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古界

yuán gǔ jiè [yuan gu jie]

词语释义

地质学名词,属年代地层单位。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

即元古代形成的地层(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元古代即形成元古界地层的地质年代)。符号Pt,与元古代相同。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地层系统上的第二个界。参看〖元古代〗。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新生界、中生界、上古生界、下古生界和元古界分别占总探明地质储量的38%、17%、30%、13%和2%。
2、大民屯凹陷元古界白云岩、石英岩为古潜山最佳储集岩性,因而元古界分布研究在古潜山勘探中占有重要地位。
3、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产于中元古界狼山群一套细碎屑-碳酸盐岩含矿建造中。
4、详细的研究表明了早元古界桐柏山群不能成为老湾花岗岩的源岩。
5、近年来,辽河油田元古界、太古界古潜山油气藏得到了比较好的勘探与开发,但对这些缝洞性储层的解释一直是一个难题。
6、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蓟县地区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中存在着风暴沉积的证据。
7、该发现解决了该套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同时对于区内古生界和元古界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8、治岭头金银矿床是产于浙西南元古界变质地体内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型大型矿床。
9、江西星子县玉泉山青石矿矿体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上亚群浅变质含粉砂绢云母板岩。
10、萑香洼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中。
11、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多金属矿床之一,主要产于中元古界富钠岩石、白云岩和富钾板岩中。
12、中元古界铁铜沟组砾岩,砾石形态多样,与下面的太古界太华群斜长片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13、宏观、微观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证明在北京十三陵中元古界长城系串沟组有地质事件层。
14、塔里木盆地位于亚洲中部,其基底由太古界、元古界深变质的结晶岩块组成。
15、有关中元古界碧口岩群的成岩构造环境及中元古代碧口地体构造属性长期存在争议。
16、下元古界八都群是中国东南大陆边缘最古老的变质岩系之一,为早前寒武纪浙闽克拉通的主要组成部分。
17、下元古界秦岭群是成矿有利环境,韧性剪切带是控岩控矿的主要构造。
18、萑香洼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
19、将这套含磷岩组称之为“吴家窑组”,其时代归属于下元古界甘陶河群。
20、辽东地区早元古代火山岩是下元古界辽河群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酸性和基性两套火山岩组成。
21、顶、底界线清晰,与下伏太古宙变质花岗岩系及上覆中元古界熊耳群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2、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是一个完整的浊积扇体。
23、稀矿山式铁铜矿是滇中地区中元古界昆明群因民组内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
24、老湾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龟山组,主要岩性为二云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
25、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层控特征明显。
26、播卡金矿紧邻小江深大断面西侧,系省内目前发现、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层中的最大金矿之一。
27、豫西杜关锰结核产于华北地台南缘,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下段。
28、柿树底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
29、根据野外地质模拟调查和油藏动态、静态资料分析,建立了任丘中元古界潜山油藏构造模型。
30、滇中土状铜矿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的土状风化壳内,分为面型和线型两种矿床类型。

元古界造句

大民屯凹陷元古界白云岩、石英岩为古潜山最佳储集岩性,因而元古界分布研究在古潜山勘探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产于中元古界狼山群一套细碎屑-碳酸盐岩含矿建造中。
详细的研究表明了早元古界桐柏山群不能成为老湾花岗岩的源岩。
近年来,辽河油田元古界、太古界古潜山油气藏得到了比较好的勘探与开发,但对这些缝洞性储层的解释一直是一个难题。
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蓟县地区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中存在着风暴沉积的证据。
该发现解决了该套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同时对于区内古生界和元古界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治岭头金银矿床是产于浙西南元古界变质地体内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型大型矿床。
江西星子县玉泉山青石矿矿体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上亚群浅变质含粉砂绢云母板岩。
萑香洼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中。
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多金属矿床之一,主要产于中元古界富钠岩石、白云岩和富钾板岩中。
中元古界铁铜沟组砾岩,砾石形态多样,与下面的太古界太华群斜长片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宏观、微观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证明在北京十三陵中元古界长城系串沟组有地质事件层。
塔里木盆地位于亚洲中部,其基底由太古界、元古界深变质的结晶岩块组成。
有关中元古界碧口岩群的成岩构造环境及中元古代碧口地体构造属性长期存在争议。
下元古界八都群是中国东南大陆边缘最古老的变质岩系之一,为早前寒武纪浙闽克拉通的主要组成部分。
下元古界秦岭群是成矿有利环境,韧性剪切带是控岩控矿的主要构造。
萑香洼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
将这套含磷岩组称之为“吴家窑组”,其时代归属于下元古界甘陶河群。
辽东地区早元古代火山岩是下元古界辽河群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酸性和基性两套火山岩组成。
顶、底界线清晰,与下伏太古宙变质花岗岩系及上覆中元古界熊耳群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F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U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 敬玄失律, 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3) 又如:元首(头)

(4) 天

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原道》。注:“天也。”

(5) 又如:元机(天机,指神秘的天意);元神(天帝,天神);元父(天帝);元命(天命);元天(苍天)

(6) 君

元首起哉。——《书·益稷》。传:“元首,君也。”

元,君也。——《广雅》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宋·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7) 又如:元、恺辅舜(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叫“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叫“八恺”。八元八恺辅佐虞舜,把政事治理得很好);元龙(皇帝);元明(佛教指清净光明);元后(天子;帝王的嫡妻)

(8) 开始;起端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9) 又如:元始天尊(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初(起初);元由(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元因(原因)

(10) 根源;根本 。如:元本(根本);元序(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元极(万物之本原)

(11) 指元气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指人的精神,精气;中医名词,指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如:元炁(元气);元阳(男子的精气)

(12) 道家所谓的道

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子华子·大道》

(13) 又如:元神(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成仙得道的人,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元龙(元阳,道教指“得道”)

(14) 指帝王年号

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史记》

(15) 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至正间。——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6) 又

元政紊弛。

(17) 又如:元人百种(书名。即元曲选)

(18) 数学名词 。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变量的字母称元。如:一元二次方程

(19) 民众,百姓 。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20) 在各国多种硬币中,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 。如:金元

(21)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形容词

(1) 第一,居首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史记·陈涉世家》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阳嘉元年。——《后汉书·张衡传》

隆庆元年。——《明史》

(2) 又如:元题(第一道题);元辰(元旦;吉日);元首(迷信占卜名称之一,六壬课中的第一课,是大吉大利,如愿的课);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妻);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元女(长女)

(3) 大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颜师古注:“元,大也。”——《汉书》

(4) 又如:元功巨勋(巨大的功勋);元庸(巨大的功劳);元勋(大功勋)

(5) 善;吉 。如:元夫(善士);元元之民(善良的百姓);元正(善良正直)

(6) 本来;向来;原来

元犹原也。——《春秋繁露 ·垂政》

必先原元而本本。——《潜夫论·本训》

(7) 又如:元物(原物);元金(金属);元丝课(一种标准银锭);元名(原名);元身(原身);元心(本心,本意)

(8) 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自此而元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

至曾元时。

(10) 又如:元黄(黑色与黄色。引申为吏治);元色(黑色);元玉(玄玉。黑色的玉);元狐(玄狐)

英文翻译

first; dollar; origin; hea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j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yan2 [宝安腔] ngien2 | jen2 [客英字典] ngi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g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old, classic,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ox/kuuku
jiè [jie]
部首: 521
笔画: 9
五笔: LW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OLL
四角: 6022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2) 同本义

界,境也。——《说文》。按,田畔也。

界,垂也。——《尔雅》

田边谓之界。——《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墨子·号令》

去门十里以为界。——《韩非子·五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至燕南界。——《战国策·燕策》

迎公子于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界分(分界处;地界);界约(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界贼(扰乱国境的盗贼);界至(指边界)

(4) 界限;范围

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荀子·正议》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

奢俭之中,以礼为界。——《后汉书·马融传》

(5) 又如:界说(逻辑名词。即定义);界身子(北宋开封的一街巷名,为当时的商业区);界程(界限和范围);界墙(作为分界的墙壁)

(6) 指某一特殊的境域

蓬莱仙界海门通。——刘沧《宿题天霁寺诗》

(7) 又如: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

(8) 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 。如:各界;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

(9) 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 。如:植物界;动物界

(10)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如:古生界

(11) 书纸上的行格,上下框为栏,直行为界 。如:界方(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纸或绢上的直行格);界笔(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

动词

(1) 毗邻,毗连;接界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战国策·秦策》

(2) 又如:东界黄海;界边(边界相接);界天(接天)

(3) 划分

瀑布飞流以界道。——孙卓《游天台山赋》

(4) 又如: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5) 离间

界 泾阳,抵穰侯而代之。—— 扬雄《解嘲》

(6) 隔开 。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domain; society; the wor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客英字典] gai5 [沙头角腔] gai5 [东莞腔] gai5 [海陆丰腔] gai5 [梅县腔] giai5 [陆丰腔] g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raih/kaeyk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