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本本

yuán yuán běn běn [ yuan yuan ben ben]
注音 ㄩㄢˊ ㄩㄢˊ ㄅㄣˇ ㄅㄣ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元元本本 yuányuán-běnběn

(1) 原意是把事物的根由底细摸得清清楚楚。现在用“原原本本”指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情况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班固《西都赋》
the whole story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成语用法

元元本本作宾语、状语;指事情的过程。

引证解释

⒈ 追源寻本。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

《汉书·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宋王禹偁《贺册尊号表》:“元元本本,咸臻富寿之乡。”

⒉ 指事物的全过程、全部情况。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张訒庵》:“至本朝掌故,则某年奉某上諭行某事,某官治某省损益某致,元元本本,纤鉅靡遗。”
蔡元培《再致“新青年”记者》:“虽揭载未完,而元元本本,已见一斑。”

元元本本的国语词典

事情的详细始末。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唐.张说〈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故每外和内厉,元元本本,学者如斯,不舍昼夜。」也作「源源本本」。

元元本本的网络释义

元元本本

  • 元元本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uán yuán běn běn, 意思是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 元元本本的翻译

    英语: variant of
    法语: du début à la fin

    元元本本造句

    秦娅楠元元本本的把事情说清楚。
    综贯百家,上下千家,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风土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
    先论举业,后及古文词赋,元元本本,两生自以为弗及。
    他把这件事情元元本本地陈述了一遍。
    终于一位医生来到我的身边,手里捧着我的病历,元元本本地介绍了我的病情。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F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U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 敬玄失律, 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3) 又如:元首(头)

    (4) 天

    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原道》。注:“天也。”

    (5) 又如:元机(天机,指神秘的天意);元神(天帝,天神);元父(天帝);元命(天命);元天(苍天)

    (6) 君

    元首起哉。——《书·益稷》。传:“元首,君也。”

    元,君也。——《广雅》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宋·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7) 又如:元、恺辅舜(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叫“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叫“八恺”。八元八恺辅佐虞舜,把政事治理得很好);元龙(皇帝);元明(佛教指清净光明);元后(天子;帝王的嫡妻)

    (8) 开始;起端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9) 又如:元始天尊(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初(起初);元由(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元因(原因)

    (10) 根源;根本 。如:元本(根本);元序(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元极(万物之本原)

    (11) 指元气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指人的精神,精气;中医名词,指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如:元炁(元气);元阳(男子的精气)

    (12) 道家所谓的道

    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子华子·大道》

    (13) 又如:元神(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成仙得道的人,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元龙(元阳,道教指“得道”)

    (14) 指帝王年号

    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史记》

    (15) 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至正间。——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6) 又

    元政紊弛。

    (17) 又如:元人百种(书名。即元曲选)

    (18) 数学名词 。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变量的字母称元。如:一元二次方程

    (19) 民众,百姓 。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20) 在各国多种硬币中,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 。如:金元

    (21)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形容词

    (1) 第一,居首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史记·陈涉世家》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阳嘉元年。——《后汉书·张衡传》

    隆庆元年。——《明史》

    (2) 又如:元题(第一道题);元辰(元旦;吉日);元首(迷信占卜名称之一,六壬课中的第一课,是大吉大利,如愿的课);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妻);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元女(长女)

    (3) 大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颜师古注:“元,大也。”——《汉书》

    (4) 又如:元功巨勋(巨大的功勋);元庸(巨大的功劳);元勋(大功勋)

    (5) 善;吉 。如:元夫(善士);元元之民(善良的百姓);元正(善良正直)

    (6) 本来;向来;原来

    元犹原也。——《春秋繁露 ·垂政》

    必先原元而本本。——《潜夫论·本训》

    (7) 又如:元物(原物);元金(金属);元丝课(一种标准银锭);元名(原名);元身(原身);元心(本心,本意)

    (8) 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自此而元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

    至曾元时。

    (10) 又如:元黄(黑色与黄色。引申为吏治);元色(黑色);元玉(玄玉。黑色的玉);元狐(玄狐)

    英文翻译

    first; dollar; origin; hea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j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yan2 [宝安腔] ngien2 | jen2 [客英字典] ngi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yuán [yuan]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F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U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 敬玄失律, 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3) 又如:元首(头)

    (4) 天

    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原道》。注:“天也。”

    (5) 又如:元机(天机,指神秘的天意);元神(天帝,天神);元父(天帝);元命(天命);元天(苍天)

    (6) 君

    元首起哉。——《书·益稷》。传:“元首,君也。”

    元,君也。——《广雅》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宋·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7) 又如:元、恺辅舜(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叫“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叫“八恺”。八元八恺辅佐虞舜,把政事治理得很好);元龙(皇帝);元明(佛教指清净光明);元后(天子;帝王的嫡妻)

    (8) 开始;起端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9) 又如:元始天尊(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初(起初);元由(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元因(原因)

    (10) 根源;根本 。如:元本(根本);元序(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元极(万物之本原)

    (11) 指元气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指人的精神,精气;中医名词,指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如:元炁(元气);元阳(男子的精气)

    (12) 道家所谓的道

    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子华子·大道》

    (13) 又如:元神(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成仙得道的人,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元龙(元阳,道教指“得道”)

    (14) 指帝王年号

    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史记》

    (15) 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至正间。——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6) 又

    元政紊弛。

    (17) 又如:元人百种(书名。即元曲选)

    (18) 数学名词 。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变量的字母称元。如:一元二次方程

    (19) 民众,百姓 。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20) 在各国多种硬币中,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 。如:金元

    (21)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形容词

    (1) 第一,居首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史记·陈涉世家》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阳嘉元年。——《后汉书·张衡传》

    隆庆元年。——《明史》

    (2) 又如:元题(第一道题);元辰(元旦;吉日);元首(迷信占卜名称之一,六壬课中的第一课,是大吉大利,如愿的课);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妻);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元女(长女)

    (3) 大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颜师古注:“元,大也。”——《汉书》

    (4) 又如:元功巨勋(巨大的功勋);元庸(巨大的功劳);元勋(大功勋)

    (5) 善;吉 。如:元夫(善士);元元之民(善良的百姓);元正(善良正直)

    (6) 本来;向来;原来

    元犹原也。——《春秋繁露 ·垂政》

    必先原元而本本。——《潜夫论·本训》

    (7) 又如:元物(原物);元金(金属);元丝课(一种标准银锭);元名(原名);元身(原身);元心(本心,本意)

    (8) 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自此而元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

    至曾元时。

    (10) 又如:元黄(黑色与黄色。引申为吏治);元色(黑色);元玉(玄玉。黑色的玉);元狐(玄狐)

    英文翻译

    first; dollar; origin; hea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j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yan2 [宝安腔] ngien2 | jen2 [客英字典] ngi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