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承当。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仪,允膺嘉选。” 南朝 梁 任昉 《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臣 賁 世载承家,允膺长德。”
引证解释
⒈ 犹承当。
引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仪,允膺嘉选。”
南朝梁任昉《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臣賁世载承家,允膺长德。”
允膺的网络释义
允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2) 同本义
允,信也。——《说文》
允,信也;允,诚也。——《尔雅》
众允。——《易·晋》
允恭克让。——《书·尧典》
允也天子。——《诗·商颂·长发》
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方言》
(3) 又如: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直(诚实正真);允忠(忠信)
(4) 公平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后汉书》
(5) 又如:允正(允当平正);允切(切当);允衷(恰 当);允情(合乎情理);允帖(妥贴,妥当)
动词
(1) 答应,许可
慰留不允。——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允帖(旧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表示同意的帖子);允从(允诺,依从)
(3) 符合 。如:允合(符合);允符(符合);允值(相符,相当)
(4)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你吃我这杯酒,应允我的话,我才起来。——《儒林外史》
(5) 又如:允孚(得人心,使人信服);允赖(信赖,依靠)
(6) 用,使用
允厘百工。——《书·尧典》
副词
(1) 确实,果真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允袭(确实相合);允臧(确实好;完善);允迪(认真履践或遵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n1 jun3 [陆丰腔] j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1 yun1 [东莞腔] jiun1 [客英字典] jun3 [宝安腔] jun1 [沙头角腔] jun1 [海陆丰腔] run1 [台湾四县腔] j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尹 | 余準 | 以 | 諄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jĭuĕn | jynx/jvii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本义:胸腔,胸)
(2) 同本义
膺,胸也。——《说文》
无搯膺。——《国语·鲁语》
背膺拌合以交痛兮。——《楚辞·惜诵》
编愁苦以为膺。——《楚辞·悲回风》
无拊膺。——《孔子家语·子夏问》
旧事填膺,思之凄梗。——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膺门(马的胸膛);膺臆(胸臆。多指个人的思想或见解);义愤填膺
(4) 乳上骨
(5) 胸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
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素问》
(6) 又如:膺中(胸前两旁高处)
(7) 心间;胸臆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礼记》
(8) 又如:膺服(谨记在心;衷心信服);膺肺(内心);膺堂(心间)
动词
(1) 担当,接受重任
臣有何德何能,敢膺圣眷如此!——《警世通言》
(2) 又如:膺天明命(承受天命);膺期(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膺运(膺期);膺荐(承受荐举)
(3) 因被任命、提升或被选举而担任 。如:膺此重任
(4) 接受
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后汉书》
(5) 又如:膺命(接受天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陆丰腔] jin1 [海陆丰腔] rin1 [梅县腔] jin1 [宝安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yi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膺 | 於陵 | 影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qing/iong | ʔĭə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