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洽

yǔn qià [ yun qia]
注音 ㄩㄣˇ ㄑ一ㄚˋ

词语释义

1.协调;协和。 2.得当。 3.信实。

词语解释

  1. 协调;协和。

    汉 班固 《东都赋》:“人神之和允治,羣臣之序既肃。” 晋 刘琨 《劝进表》:“天人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允洽。”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无爽。”

  2. 得当。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五稔之閒,道风弘著,暨乎七载,而王猷允洽。”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礼曹为朝廷折衷之地,较未为允洽。”

  3. 信实。

    《晋书·列女传·虞潭母孙氏》:“ 潭 始自幼童,便训以忠义,故得声望允洽,为朝廷所称。”

引证解释

⒈ 协调;协和。

汉班固《东都赋》:“人神之和允治,羣臣之序既肃。”
晋刘琨《劝进表》:“天人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允洽。”
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无爽。”

⒉ 得当。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五稔之閒,道风弘著,暨乎七载,而王猷允洽。”
清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礼曹为朝廷折衷之地,较未为允洽。”

⒊ 信实。

《晋书·列女传·虞潭母孙氏》:“潭始自幼童,便训以忠义,故得声望允洽,为朝廷所称。”

允洽的国语词典

协调、融洽。

允洽的网络释义

允洽

  • 允洽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ǔn qià,意思是协调,协和。
  • 允洽造句

    自找截之后,永不再找,永斩葛藤,永无翻悔,永无枝节,各无异言,两相允洽。
    是以华衮龙章,允洽希世之勋;玉戚朱干,实表宗臣之贵。
    则何如询谋佥同、舆情允洽之为愈也。
    在梨娘初意,固以此事双方允洽,十分美满,为梦霞计者固得,为筠倩计者亦未尝不深。
    盖述怀以追孝,跻圣敬于无穷,对越两仪,允洽幽显者也。

    汉字详情

    yǔn [yun]
    部首: 209
    笔画: 4
    五笔: C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HU
    四角: 23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2) 同本义

    允,信也。——《说文》

    允,信也;允,诚也。——《尔雅》

    众允。——《易·晋》

    允恭克让。——《书·尧典》

    允也天子。——《诗·商颂·长发》

    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方言》

    (3) 又如: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直(诚实正真);允忠(忠信)

    (4) 公平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后汉书》

    (5) 又如:允正(允当平正);允切(切当);允衷(恰 当);允情(合乎情理);允帖(妥贴,妥当)

    动词

    (1) 答应,许可

    慰留不允。——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允帖(旧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表示同意的帖子);允从(允诺,依从)

    (3) 符合 。如:允合(符合);允符(符合);允值(相符,相当)

    (4)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你吃我这杯酒,应允我的话,我才起来。——《儒林外史》

    (5) 又如:允孚(得人心,使人信服);允赖(信赖,依靠)

    (6) 用,使用

    允厘百工。——《书·尧典》

    副词

    (1) 确实,果真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允袭(确实相合);允臧(确实好;完善);允迪(认真履践或遵循)

    英文翻译

    to grant, to allow, to consen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5
    ◎ 客家话:[梅县腔] jun1 jun3 [陆丰腔] j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1 yun1 [东莞腔] jiun1 [客英字典] jun3 [宝安腔] jun1 [沙头角腔] jun1 [海陆丰腔] run1 [台湾四县腔] j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準上聲合口三等jĭuĕnjynx/jviin
    qià,hé [qia,he]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OMR
    四角: 381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2) 同本义

    洽,沾也。——《说文》

    仁洽道丰。——张衡《东京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汉书·终军传》

    内洽五藏。——《淮南子·要略》

    (3) 又如:洽濡(沾湿,滋润);洽润(润泽);洽衿(沾湿衣襟)

    (4) 合,符合

    以洽百礼。——《诗·小雅·载芟》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

    (5) 又如:洽愿(称心如愿);洽意(合意;中意);洽悉(与事切合而详尽)

    (6) 商量,协商意见 。如:洽办;面洽;洽商

    (7) 假借为“给”。供应

    不洽而爟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商君书·兵守》

    形容词

    (1) 周遍;广博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班固《西都赋》。注:“洽,遍也。”

    (2) 又如:洽化(普遍受到薰陶教化);恰闻(见识广博);洽人(学识渊博的人);洽客(广见博闻者);洽浃(广博;周遍)

    (3) 和谐;融洽

    洽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民之洽也。——《诗·大雅·板》

    (4) 又如:洽平(太平盛世,四方融洽);洽同(协和统一);洽和(和睦); 洽悦(和睦欢乐)

    英文翻译

    to blend with, be in harmony; to penetrate; to cover; a river in Shenxi

    方言集汇

    ◎ 粤语:ap1 haap6 hap1 h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ap7 h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hiap7 [东莞腔] hap7 [梅县腔] giap7 h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夾入聲開口二等ɣɐpghrep/ha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