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确实符合。
《书·说命》:“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 孔 传:“王心诚不以行之为难,则信合於先王成德。”《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 殷 周 虽有 高宗 、 昌 、 发 之君,犹赖 傅説 、 吕望 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
和洽。
《晋书·儒林传·杜夷》:“ 汉武 钦贤,俊彦响应,故能允协时雍,敷崇盛化。”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明明我后,允协昌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尊师重道》:“庶乎允协,足副朕尊崇先师至圣之意。”
恰当,适当。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酒祀典》:“愚谓以 宣尼 为饮宗,终觉侮圣,不若推 靖节先生 为尊,而诸子中再另选一人祀之,较为允协。”《清史稿·礼志三》:“帝曰:‘ 戴圣 、 何休 非纯儒……视 郑康成 淳质深通者有间,其他诸儒是否允协,应再确议。’”
引证解释
⒈ 确实符合。
引《书·说命》:“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
孔传:“王心诚不以行之为难,则信合於先王成德。”
《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殷周虽有高宗、昌、发之君,犹赖傅説、吕望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
⒉ 和洽。
引《晋书·儒林传·杜夷》:“汉武钦贤,俊彦响应,故能允协时雍,敷崇盛化。”
南唐张绍《冲佑观》诗:“明明我后,允协昌基。”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尊师重道》:“庶乎允协,足副朕尊崇先师至圣之意。”
⒊ 恰当,适当。
引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酒祀典》:“愚谓以宣尼为饮宗,终觉侮圣,不若推靖节先生为尊,而诸子中再另选一人祀之,较为允协。”
《清史稿·礼志三》:“帝曰:‘ 戴圣、何休非纯儒……视郑康成淳质深通者有间,其他诸儒是否允协,应再确议。’”
允协的网络释义
允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2) 同本义
允,信也。——《说文》
允,信也;允,诚也。——《尔雅》
众允。——《易·晋》
允恭克让。——《书·尧典》
允也天子。——《诗·商颂·长发》
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方言》
(3) 又如: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直(诚实正真);允忠(忠信)
(4) 公平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后汉书》
(5) 又如:允正(允当平正);允切(切当);允衷(恰 当);允情(合乎情理);允帖(妥贴,妥当)
动词
(1) 答应,许可
慰留不允。——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允帖(旧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表示同意的帖子);允从(允诺,依从)
(3) 符合 。如:允合(符合);允符(符合);允值(相符,相当)
(4)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你吃我这杯酒,应允我的话,我才起来。——《儒林外史》
(5) 又如:允孚(得人心,使人信服);允赖(信赖,依靠)
(6) 用,使用
允厘百工。——《书·尧典》
副词
(1) 确实,果真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允袭(确实相合);允臧(确实好;完善);允迪(认真履践或遵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n1 jun3 [陆丰腔] j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1 yun1 [东莞腔] jiun1 [客英字典] jun3 [宝安腔] jun1 [沙头角腔] jun1 [海陆丰腔] run1 [台湾四县腔] j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尹 | 余準 | 以 | 諄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jĭuĕn | jynx/jvii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
)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2) 同本义
協,众之同和也。——《说文》
协和万邦。——《书·尧典》。传:“合也。”
协用五纪。——《书·洪范》。传:“和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与彼协心。
协规同力。
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太玄·数》
(3) 又如:协允(合理公平);协气(和气);协恭(友好而同心协力);协睦;协畅;协调;协泰(协和安泰)
(4) 合;共同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注:“同也。”
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书·盘庚下》。孔传:“汝无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5) 又如:协谋(共同谋略);协爱(共同热爱);协庆(共同庆贺);协比(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即朋比)
动词
(1) 调和;调整
协此四国。——《礼记·孔子闲居》
(2) 又如:协正(调整而使之正确);协序(调和使有规律);协律(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协顺(调和使如意)
(3) 帮助 。如:协饷(由税收富裕的省调济拨款协助贫困省);协济(接济);协飞熊(相传周文王梦见飞熊,占卜得要贤臣。后果遇姜尚。比喻帝王得贤之征兆)
(4) 顺服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书·微子之命》
(5) 又如:协从;协附(依附);协服
(6) 用同“胁”。逼迫
余皆协从。——《金声玉振集》
(7) 怀抱 。如:协孕(怀孕);协私网上;协情
(8) 符合
实有爽德,协于丹朱。——《国语·周语上》
(9) 又如:协韵(符合韵律);协义(符合礼义);协句(协韵);协中(符合中庸)
(10) 合并 。如:协意(合成一种意义)
(11) 勾结 。如:协党(结党);协比(勾结)
名词
(1) 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儒林外史》
(2) 又如:协台(副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iab8 (hîap) 「澄海」hiag8 (hî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