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

ér sūn [ er sun]
繁体 兒孫
注音 ㄦˊ ㄙㄨㄣ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儿孙 érsūn

(1) 儿子和孙子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2) 泛指后代

descendants

词语解释

  1. 子孙。亦泛指后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非唯音韵舛错,亦使其儿孙避讳纷紜矣。”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五:“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清 孙枝蔚 《蒿里曲》:“不然亦得归乡里,儿孙拜墓牲肴丰。”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曾皓 :‘不,我睡不着。老了,儿孙不肖,一个人真可怜,半夜连一个侍候我的人都没有。’”

引证解释

⒈ 子孙。亦泛指后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非唯音韵舛错,亦使其儿孙避讳纷紜矣。”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五:“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清孙枝蔚《蒿里曲》:“不然亦得归乡里,儿孙拜墓牲肴丰。”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曾皓 :‘不,我睡不着。老了,儿孙不肖,一个人真可怜,半夜连一个侍候我的人都没有。’”

儿孙的国语词典

后代,即子孙。

儿孙的网络释义

儿孙

  • 儿孙是汉语词汇,拼音ér sūn,解释为《颜氏家训·音辞》。
  • 儿孙造句

    儿孙不在身边,老奶奶感到很孤独。
    老人最大的安慰就是盼望着儿孙能过的幸福。
    世人只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勿望报,回头但看你儿孙。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老爷子已到了风烛残年,眼见儿孙不成器,已无能为力了。
    一个可以蹲下去的角落,当风掠过,我的脸额时轻轻的带着我的伤心。你还是走了,其实早已在做心理准备,只是想不到,这么快,这么快。快到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也许不是不够时间给我准备,只是我舍不得做这个准备吧。亲人已仙游,未呈儿孙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随他去。
    其实大部分的老人家都很有表达欲望的,只是没有人愿意陪他们说话,或者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跟儿孙说那些话题他们会不会不耐烦。人老了后就会变得很敏感,不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你要做的就是引出话题,然后倾听就好了。
    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依然为了养活残障的儿孙四处奔波。
    爷爷说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儿孙满堂。
    三羊开泰祝福报,羊年来到幸福绕。身体健康福禄寿,事业兴旺辉煌耀。祝你羊年无烦恼,儿孙满堂喜悦笑。愿你爷孙嬉戏闹,美满伴着幸福跳。羊年乐无限!
    您老身体真好,一天忙到晚没个停歇呐!夜里还要坐在门墩上看管家,当您的儿孙可享福啊!
    大年三十聚团圆,鞭炮声声过大年。金盆玉碗宴一桌,全家老少围成圈。儿孙满堂人气旺,长寿面条根根长。圆满水饺诱人馋,福禄寿康美满添。除夕吉祥欢!
    咱老百姓啥是福?儿孙满堂就是福。
    当卢慕贞正在为丈夫的安危牵肠挂肚之时,忽然传来她最喜爱的大女儿孙?不幸身患重病的消息。
    跟生孩子一样,肚子里有要表达的东西,猫三狗四人十月,一直挺着,到时候自然有东西出来。写出来的东西,仿佛生出来的孩子,儿孙自有儿孙福,成什么样的气候,是他自己的造化。
    风雨沧桑坎坷路,成败都归尘与土,放下奔波享人生,悠闲自得享清福,儿孙膝下都缠绕,天伦之乐共此时!祈愿父亲生日快乐!
    清明来到情悲伤,风吹草动雨雾茫。南山墓旁栽松柏,焚纸烧香悲断肠。两眼热泪如雨点,千丝万缕难尽言。盼的天国幸福享,儿孙孝敬永不忘。
    他始终将仅有的一张全家福带在身边,并绘为油画挂在饭厅,提醒每饭不忘双亲,这是对儿孙家教及抗战史教育最好的身教。

    汉字详情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sūn,xùn [sun,xun]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BIY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DF
    四角: 19400

    详细解释

    sūn

    名词

    (1)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2) 同本义

    孫,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4)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

    (5) 又如:外孙,侄孙;孙婿(儿子的女婿)

    (6) 泛指后代子孙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孙息(子孙);孙子(子孙后代);孙男弟女(泛指晚辈)

    (8) 脉络的细小分支

    顾闻孙络谿谷。——《素问·气穴论》。注:“小络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

    (9)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孙竹之管。——《周礼·大司乐》。注:“孙枝根之未生者。”

    (10) 又如:孙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孙枝(树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11) 姓

    xùn

    古同“逊”。

    英文翻译

    grandchild, descenden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1
    ◎ 客家话:[梅县腔] sun1 [客英字典] zih3
    ◎ 潮州话:sung1 <姓>seng1(sng)

    宋本广韵

    儿孙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