儴佯

ráng yáng [rang yang]
注音 ㄖㄤˊ 一ㄤˊ

词语释义

1.亦作"儴徉"。 2.游荡貌。

词语解释

  1. 亦作“ 儴徉 ”。游荡貌。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道尽涂殫,迴车而还,招摇乎儴佯,降集乎北紘。” 刘良 注:“招摇、儴佯,行游貌。”儴佯,一本作“ 襄羊 ”。 晋 夏侯湛 《观飞鸟赋》:“摄双翅以高举,舒修颈以儴徉。” 晋 陆云 《登台赋》:“於是聊乐近游,薄言儴佯,朝登 金虎 ,夕步 文昌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儴徉”。游荡貌。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道尽涂殫,迴车而还,招摇乎儴佯,降集乎北紘。”
刘良注:“招摇、儴佯,行游貌。”
儴佯,一本作“襄羊”。 晋夏侯湛《观飞鸟赋》:“摄双翅以高举,舒修颈以儴徉。”
晋陆云《登台赋》:“於是聊乐近游,薄言儴佯,朝登金虎,夕步文昌。”

儴佯的网络释义

儴佯

  • 儴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g yáng,是指游荡貌。
  • 汉字详情

    ráng,xiāng [rang,xiang]
    部首: 221
    笔画: 19
    五笔: WYKE
    仓颉: OYRV
    四角: 20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因循,沿袭

    儴、仍,因也。——《尔雅 ·释诂》。注:“皆谓因缘。”

    (2) 同“攘”。趁其来而窃取

    儴,樊孙如羊反,引《论语》“其父攘羊”释之,作攘,注云:“因来而盗曰攘。”——《尔雅·释诂·儴·释文》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汝陽陽開平聲開口三等njang/rangnʑĭaŋ
    yáng [yang]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UDH
    五行:
    仓颉: OTQ
    四角: 2825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羊声。本义:假装) 同本义

    张仪佯去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佯为予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乡民佯败。——《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佯讶(假装吃惊);佯推死(装死);佯打耳睁(装聋作哑,心不在焉);佯佯不睬(故作轻慢,不予理睬);佯长(扬长。大模大样);佯常(佯长);佯呆(假装麻木迟钝;假装痴笨); 佯北(假装败退);佯败(诈败, 假装失败)

    英文翻译

    pretend, feign; false, deceitful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4 j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5 [客英字典] j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宝安腔] jong2
    ◎ 潮州话:央5(掦)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ĭaŋ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