儴佉
注音
ㄖㄤˊ ㄑㄨ
词语释义
梵语。印度古代神话中国王名,即转轮王。也写作'禳佉'﹑'蠰佉'。
词语解释
梵语。
印度 古代神话中国王名,即 转轮王 。也写作“禳佉”、“蠰佉”。《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其国尔时有 转轮圣王 名 儴佉 ,有四种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儴佉,一本作“穰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能皆化黔首,悉入道场,如妙乐之世, 儴佉 之国,则有自然秔米,无尽寳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引证解释
⒈ 梵语。 印度古代神话中国王名,即转轮王。也写作“禳佉”、“蠰佉”。
引《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其国尔时有转轮圣王名儴佉,有四种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
儴佉,一本作“穰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若能皆化黔首,悉入道场,如妙乐之世, 儴佉之国,则有自然秔米,无尽寳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儴佉的网络释义
儴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因循,沿袭
儴、仍,因也。——《尔雅 ·释诂》。注:“皆谓因缘。”
(2) 同“攘”。趁其来而窃取
儴,樊孙如羊反,引《论语》“其父攘羊”释之,作攘,注云:“因来而盗曰攘。”——《尔雅·释诂·儴·释文》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穰 | 汝陽 | 日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njang/rang | nʑĭaŋ |
详细解释
动词
通“祛”。驱逐
佉,去也。——《荀子》。注:“佉,与祛同。”——《篇海类编》
名词
(1) 译音用字。如:佉沙(古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喀什噶尔);佉楼(人名。佛教所称古代创造一种古印度拼音文字的人);佉卢文(古印度的一种文字,横书左行)
(2) 姓
英文翻译
surname; name of a divine being; transliteration of Sanskrit 'kh'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1
◎ 客家话:[梅县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海陆丰腔] ki1
◎ 客家话:[梅县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海陆丰腔]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佉 | 丘伽 | 溪 | 戈三開 | 平聲 | 歌 | 開口三等 | 果 | 戈 | kʰĭɑ | khia/q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