儇薄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巧佞轻佻。
《苕溪渔隐丛话·罗隐》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吴越纪事》:‘ 越 僧 处默 ,赋诗有奇句,尝云:“到江 吴 地尽,隔岸 越 山多。” 罗隐 见曰:“此我句,失之久矣。乃为吾师丐得。”识者鄙其儇薄太甚。’”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中》:“ 齐邱 窃《化书》於 谭峭 , 郭象 窃《庄注》於 向秀 ,君子以为儇薄无行矣。” 端木蕻良 《可塑性的》:“此时他不但不觉得她可怜,甚至觉得要再让那儇薄的男人更加重欺侮她一次才好。”
引证解释
⒈ 巧佞轻佻。
引《苕溪渔隐丛话·罗隐》引宋蔡絛《西清诗话》:“《吴越纪事》:‘ 越僧处默,赋诗有奇句,尝云:“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罗隐见曰:“此我句,失之久矣。乃为吾师丐得。”
识者鄙其儇薄太甚。’”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中》:“齐邱窃《化书》於谭峭,郭象窃《庄注》於向秀,君子以为儇薄无行矣。”
端木蕻良《可塑性的》:“此时他不但不觉得她可怜,甚至觉得要再让那儇薄的男人更加重欺侮她一次才好。”
儇薄的国语词典
轻佻无行。
儇薄的网络释义
儇薄
儇薄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ň声。本义:轻薄;小聪明)
(2) 同本义
儇,慧也。——《说文》
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荀子·非相》
(3) 又如:儇子(轻薄刁巧的男子);儇好
轻佻媚好
(4) ;儇才(聪慧敏捷的人才)
(5) 敏捷,便捷
揖我谓我儇兮。——《诗·齐风·还》
(6) 又如:儇利(敏捷灵巧);儇佻(疾速);偎浅(轻巧浅薄)
(7) 奸,佞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楚辞·九章·惜诵》
(8) 又如:儇诈(奸诈);儇媚(巧佞谄媚的行为)
动词
(1) 渐渐积成
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鈆之重之。——《荀子·荣辱》
(2) 以巾覆盖死者面目,又叫“儇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an2 [台湾四县腔] fan1 [客英字典] fan2 [客语拼音字汇] xian1 [海陆丰腔] f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翾 | 許緣 | 曉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xĭwɛn | hjyen/xve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2)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3)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5) 感情不深;冷淡 。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没有情意)
(6) 味淡 。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8 [陆丰腔] pok8 [沙头角腔] pok8 [东莞腔] bu1 pok8 [台湾四县腔] pok8 [宝安腔] pok8 [客语拼音字汇] pog6 [梅县腔] pok8 [客英字典] pok8
◎ 潮州话:波窝8 波窝7 ,boh8(pôh) bo7(pō)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泊 | 傍各 | 並 | 鐸合 | 入聲 | 藥 | 合口一等 | 唐 | 宕 | buak | bʰuɑ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