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倪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城上女墙,有箭孔,可望城外远处,称为“僻倪”。
《左传·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 晋 杜预 注:“陴,城上僻倪。” 孔颖达 疏:“陴,城上小墙。僻倪者,看视之名。” 杨伯峻 注:“陴,城上女墙也。亦曰陴倪。”参见“ 俾2倪 ”。
引证解释
⒈ 城上女墙,有箭孔,可望城外远处,称为“僻倪”。参见“俾2倪”。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 晋杜预注:“陴,城上僻倪。”
孔颖达疏:“陴,城上小墙。僻倪者,看视之名。”
杨伯峻注:“陴,城上女墙也。亦曰陴倪。”
僻倪的网络释义
僻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说文》
形容词
(1)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涉江》
而荆僻也。——《吕氏春秋·慎行》
浔阳地僻无音乐。——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僻路(偏僻的小路);僻壤(偏僻的地方);僻小(偏僻狭小);僻穴(偏僻的洞穴);僻陋(偏僻简陋);僻巷(偏僻小巷);僻净(偏僻清静)
(3) 邪僻
民之多僻。——《诗·大雅·板》
(4) 又如:僻王(邪僻不正的国君);僻邪(邪恶);僻事(邪僻之事);僻淫(邪避淫佚);僻乱(邪僻反常,不合正道);僻诡(邪避诡诈);僻错(邪僻乖张)
(5) 偏执 。如:僻违(乖张,违背常理);僻介(偏执耿直);僻固(偏执,固执);僻陋(性情偏执,见识浅陋);僻鄙(偏执鄙陋);僻愚(僻陋暗昧);僻数(僻陋的技巧);僻滞(偏执拘泥)
(6) 冷僻 。如:僻书(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僻涩(冷僻晦涩);僻缓(冷僻而非必需);僻隐(冷僻幽隐而不易见);僻事(不是平常习见的典故);僻字
(7) 怪僻 。如:僻语(怪僻的语言);僻放(怪僻放恣); 僻戾(怪僻暴戾); 僻恣(怪僻而纵恣); 僻谬(乖僻荒谬, 违背正理); 僻违(乖僻不合)
(8) 歪;斜 。如:僻然(倾侧的样子);僻侧(倾斜)
名词
通“嬖”。受宠爱的人
便僻好色。——《韩非子·八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id5 [东莞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宝安腔] pit7 [海陆丰腔] pit7
◎ 潮州话:pi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僻 | 芳辟 | 滂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pʰĭɛk | phjek/phie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兒”(
)声。本义:小孩)(2) 同本义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垂髫之倪。——《旧唐书·玄宗本纪》
(3) 又如:倪子(方言。儿子);倪倪(幼弱)
(4) 涯际;边际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钱起《自终南山晚归》
(5) 又如: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倪露(露出端倪)
(6) 端;头绪
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
乾端坤倪,轩豁呈露。——韩愈《南海神庙碑》
(7) 通“齯”。老人齿落复生的齿 皆黄耄倪齿也。——《列女传·鲁季敬姜》
(8) 〈动〉 通“睨”。斜视
龟俯者灵…左倪不类,右倪不若。——《尔雅·释鱼》注:“倪与睨同。”
(9)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ni3 [梅县腔] ngi2 [宝安腔] ngi2 j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海陆丰腔] ri2 ngi2 [客英字典] ji2 ngi2 [东莞腔] ngi2 [台湾四县腔] ji2 ngi2
◎ 潮州话:俄丸5(宜)又 鹅挨5(艺)姓,ngi5(ngîⁿ) 〈姓〉ghoi5(gô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倪 | 五稽 | 疑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nge/ngei | ŋi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