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

chuán shì [chuan shi]
繁体 传世

词语释义

传世 chuánshì

(1) 子孙世代相继

(2) 流传到后世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留传于后世。《荀子·君道》:“守职循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 唐 韩愈 《唐河中府法曹张君墓碣铭》:“夫子天下之名能文辞者,凡所言,必传世行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戏剧的运动与教育》:“十年来的抗战剧本,数量虽不多,其中自有传世之作。”

傳世的国语词典

流传后世,警示后代。

傳世的网络释义

传世

  • 《传世》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监制,哈莉·贝瑞主演的美国电视剧。。

  • 《传世》被定义为未来惊悚剧,讲述了一个女宇航员(哈莉·贝瑞 饰)在太空独立生活一年后,与家人重新建立联系后,同时也带回了太空未知孢子意外发现怀孕发生的故事。此剧2015年开播第二季。

  • 传世 (词语)

  • 传世,指留传于后世。语出《荀子·君道》:“守职循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

傳世的翻译

英语: handeddownfromancienttimes,familyheirloom
法语: héritédestempsanciens,héritagefamilial

汉字详情

chuán,zhuàn [chuan,zhuan]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GJF
仓颉: OJII
四角: 25243

详细解释

chuán

動詞

(1) 傳遞;傳送

速于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醜上》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又如:傳家(傳于後代子弟);傳衣(繼承衣鉢);傳首(傳送首級);傳運(傳遞運輸);傳演(傳遞演變)

(3) 傳授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説》

(4) 又如:傳度(傳授);傳派(傳授的流派);傳旨(傳授意旨);傳書(傳授書籍)

(5) 讓位;傳代

不傳于賢而傳于子。——《孟子》

(6) 又如:傳位(傳授帝王權位);傳政(傳授政權)

(7) 留傳

功如丘山,名傳後時。——《鹽鐡論·非鞅》

此世所以不傳也。——蘇、囌軾《石鍾、鐘 山記》

居第當、噹傳子孫。——司馬光《訓儉示康》

(8) 又如:傳世(後傳到後世);傳燈(傳留佛法);傳祚(流傳後世);家傳秘方

(9) 充分或確切地錶明;錶達

傳神寫照。——《世説新語·巧藝》

(10) 又如:傳真(畫肖像)

(11) 召,叫來。發、髮出命令叫人來

老太太那裏傳晚飯了。——《紅樓夢》

(12) 又如:傳嘴(傳話);傳會(傳呼);傳答(傳達);傳證人

(13) 另見 zhuàn

zhuàn

名詞

(1) 驛站所備的車

晋侯以傳召 伯宗。——《左傳·成公五年》

周公旦從魯聞之,發、髮急傳而問之。(急傳:特快的驛車)——《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非傳非遽(驛馬),載奇皮革,罪死不赦。——《韓非子·愛臣》

(2) 驛站;驛捨

昔者趙氏襲 衛,車捨人不休傳。——《戰國策·齊策五》

發、髮人修道,繕理亭傳。——《後漢書·陳忠傳》

(3) 又如: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傳吏(驛捨的官吏);傳馬(驛站所用的馬);傳乘(驛站的車馬);傳宰(管理驛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達貨賄者,則以節傳出之。——《周禮》

詐刻傳出關歸家。——《漢書·寧成傳》

(5) 傳記

吾已作傳。——清· 袁枚《祭妹文》

善傳游俠。——孫文《序》

(6) 又

爲五百人立傳。

(7) 又如:自傳;外傳;彆傳;傳狀(傳記行狀);傳叙(人物傳記);傳誄(傳記和誄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爲中心的文學作品。如:《水滸傳》;《兒女英雄傳》

(9) 注釋或闡述經義的文字

六藝經傳。——唐· 韓愈《師説》

(10) 又如:傳注(解釋經籍的文字);傳詁(解釋經籍的文字);傳疏(詮釋經義的文字);傳箋(謂《詩經》的注解)

動詞

(1) 作傳;記載

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迹。—— 唐· 韓愈《送楊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傳的是傅儀

(3) 另見 chuán

英文翻译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zyu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2 [台湾四县腔] con2 con5 [海陆丰腔] chon2 chon6 [客语拼音字汇] con2 con4 [梅县腔] chon2 chon5 [宝安腔] con2 | con3 [陆丰腔] chon3 [客英字典] chon2 chon5 [东莞腔] zon3 con3 [梅县腔] con2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攣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ɖʰĭwɛndryen/dwen
shì [shi]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T
四角: 44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如:古新世

(14) 世俗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形容词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副词

(1) 既然,已经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英文翻译

generation; world; era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e5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海陆丰腔] se5 shi5 [宝安腔] si5 | se5 [沙头角腔] si5 se5 [陆丰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e5 si5
◎ 潮州话:si3 (s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舒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sjed/sjeyɕĭɛi

傳世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