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妆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催粧诗 ”。旧俗,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此诗叫催妆诗。
《唐诗纪事》卷三五载有 唐 陆畅 《奉诏作催妆诗》。至 宋 ,又有催妆词,读 宋 吕渭老 《好事近》词之四:“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闋”可知。其后文人集中催妆诗词,类为应酬之作,非必成于成婚之夕。 清 李渔 《怜香伴·婚始》:“催粧诗已去了,叫家童,今日 张相公 要送亲上门,准备酒筵伺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近人新婚,贺者作催妆诗,其风颇古。按《毛诗》‘间关车之牵兮’一章, 申丰 曰:‘ 宣王 中兴,士得行亲迎之礼,其友贺之而作是诗。’ 北齐 昏礼,设青庐,夫家领百餘人,挟车子,呼新妇,催出来。 唐 因之有催妆诗。”参见“ 催粧 ”。
见“ 催妆诗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催粧诗”。旧俗,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此诗叫催妆诗。参见“催粧”。见“催妆诗”。
引《唐诗纪事》卷三五载有唐陆畅《奉诏作催妆诗》。至宋,又有催妆词,读宋吕渭老《好事近》词之四:“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闋”
可知。其后文人集中催妆诗词,类为应酬之作,非必成于成婚之夕。 清李渔《怜香伴·婚始》:“催粧诗已去了,叫家童,今日张相公要送亲上门,准备酒筵伺候。”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近人新婚,贺者作催妆诗,其风颇古。按《毛诗》‘间关车之牵兮’一章, 申丰曰:‘ 宣王中兴,士得行亲迎之礼,其友贺之而作是诗。’ 北齐昏礼,设青庐,夫家领百餘人,挟车子,呼新妇,催出来。 唐因之有催妆诗。”
催妆诗的网络释义
催妆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交徧催我。——《诗·邶风·室人》
鸿仪催零金。——《侯成碑》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2) 又如:催比(催征);催并(催促;催逼);催迸(同“催并”);催科(催租;亦指催缴钱粮的小吏);催命鬼(催人早死的鬼使);催索(催讨,催着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cui1 [梅县腔] cui1 [宝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ui1 [客语拼音字汇] cui1 [海陆丰腔] cui1 [东莞腔] cui1 [沙头角腔] cui1 [台湾四县腔] c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崔 | 倉回 | 清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chuai/cuoi | tsʰuɒ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爿(
)声。本义:梳妆打扮)(2) 同本义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名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2)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4)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6) 诗人 。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7)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动词
(1)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