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概

bàng gài [ bang gai]
注音 ㄅㄤˋ ㄍㄞˋ

词语释义

广泛概括。

词语解释

  1. 广泛概括。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观汝诸文,殊与意会,至於此书,弥见其美,远兼邃古,傍概典坟。”一本作“ 傍暨 ”。

引证解释

⒈ 广泛概括。一本作“傍暨”。

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观汝诸文,殊与意会,至於此书,弥见其美,远兼邃古,傍概典坟。”

傍概的网络释义

傍概

  • bàng gài ㄅㄤˋ ㄍㄞˋ 傍概
  • 广泛概括。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观汝诸文,殊与意会,至於此书,弥见其美,远兼邃古,傍概典坟。”一本作“ 傍暨 ”。
  • 汉字详情

    bàng [bang]
    部首: 221
    笔画: 12
    五笔: WUP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YBS
    四角: 20227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又如:傍边(靠近边沿);傍通(靠近四方通达之地);傍境(边境);傍户而立

    动词

    (1) 依附,依靠 。如:傍人门户;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紧靠)

    (2) 辅佐

    四贤傍之。——《新书》

    (3) 顺着;沿着 。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随,陪伴 。如:傍个影儿(露面;亮相)

    名词

    (1) 同“旁”。旁边,侧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皆当作此,犹边际也。

    傍,侧也。——《广韵》

    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世说新语·夙惠》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孔稚圭《白马篇》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门(佛教指学佛而得正误者为正果,指外道为傍门;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余皆为傍门);傍支(分支);傍览(从旁观看、打量);傍观(在近旁观看);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说(他人的主张)

    (4) 旁系 。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长);傍荫(旁系亲属袭封官职爵位);傍亲(旁系亲属);傍继(出继旁系亲属)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形容词

    (1) 广博;普遍。同“旁” 。如:傍施(博施;广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学问广博通达);傍接(广为交接、应酬);傍概(广泛概括);傍落(坠入他途)

    (2) ∶交错 。如:傍午(纵横交错);傍生(交错丛生)

    英文翻译

    by side of, beside, near, close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6 pong4 pong6
    ◎ 客家话:[梅县腔] pong2 pong5 [台湾四县腔] bong3 pong5 pong2 [客语拼音字汇] pong2 pong4 [陆丰腔] pong3 [客英字典] pong2 pong3 [宝安腔] pong2 | pong3 [东莞腔] bong5 [海陆丰腔] bong3 pong6 pong2
    ◎ 潮州话:pang5(phâng) bang6(pǎ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步光唐開平聲開口一等bʰɑŋbang
    gài [gai]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VCQ
    五行:
    仓颉: DAIU
    四角: 41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 )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2) 同本义

    同权槩而就衡。——《楚辞·惜誓》

    斛甬,正权概。——《礼记·月令》

    槩者,平量者也。——《韩非子·外储说》

    (3) 又如:概量(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

    (4) 节操,风度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夫西河魏土……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汉书·杨敞传》附 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概尚(气节);气概(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气势)

    (6) 景象;状况

    故山多药物,胜概(美丽的景象)忆桃源。——唐· 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动词

    (1) 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夫水,徧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盈不求概,似正。——《荀子·宥坐》

    而不概于王心邪。——《史记·范雎传》。按,平也。

    (2) 又如:概平(用概刮平);概准(用平物的量器刮平)

    (3) 概括,总括。如:概问(概括询问);以此一端,可概其余;以偏概全

    (4) 衡量;量,限量

    食飨不为槩。——《礼记·曲礼》。注:“量也。”

    (5) 又如:概志(衡量心志);概量(用量器确定谷物的多少;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6) 蔽,遮盖 。如:概愆(掩盖前愆)

    (7) 关切,系念 。如:概怀(系念于心);概然(慨叹的样子)

    (8) 抑,抑制 。如:概了(镇住。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

    (9) 通“溉”。灌溉,洗涤

    澡概胸中,洒练五脏。——《枚乘·七发》

    (10) 又如;概盂(洗涤盂钵)

    (11) 通“慨”。感慨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

    (12) 又如:概然(感慨的样子)

    副词

    (1) 一律,一概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概不考虑;概不赊欠;概行(一律施行);概视(一律看待);概用(一概使用)

    (3) 大致,大略地 。就整个情况而论而不考虑具体事例地。如:概而论之;概举(大略举出);概览(大略地观览)

    英文翻译

    generally, approximately

    方言集汇

    ◎ 粤语:koi2 koi3
    ◎ 客家话:[梅县腔] koi3 [客语拼音字汇] koi3
    ◎ 潮州话:k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代去聲開口一等kaih/koyk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