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逋

cháng bū [ chang bu]
繁体 償逋
注音 ㄔㄤˊ ㄅㄨ

词语释义

谓偿还拖欠的债务。

词语解释

  1. 谓偿还拖欠的债务。

    清 黄景仁 《初四日复雪余少云以和诗来即迭韵奉答》:“和诗火急如偿逋,窃笑不暇嗔痴孥。”

引证解释

⒈ 谓偿还拖欠的债务。

清黄景仁《初四日复雪余少云以和诗来即迭韵奉答》:“和诗火急如偿逋,窃笑不暇嗔痴孥。”

汉字详情

cháng [chang]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IP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FBI
四角: 29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赏声。本义:归还,赔偿)

(2) 同本义

偿,还也。——《说文》

偿,复也。——《广雅》

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偿债(偿还欠债);偿付(归还所欠的债)

(4) 报答;酬报 。如:偿怨(报怨)

(5) 补偿,抵偿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又如:偿罪;偿死(抵命);得不偿失

(7) 满足,实现 。如:偿愿(实现心愿);如愿以偿

名词

酬报 。如:无偿

英文翻译

repay, recompense; restitu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4

宋本广韵

[b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GEHP
五行:
仓颉: YIJB
四角: 33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甫声。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本义:逃亡,逃跑)

(2) 同本义

逋,亡也。——《说文》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为天下逋逃主。——《书·武臣》

六年其逋。——《左传·僖公十五年》

狼失声而逋。——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逋臣(逃亡的大臣);逋逃薮(逃亡的罪犯或流亡者聚集的地方);逋客(逃亡的人;避世的人)

(4) 拖欠,欠税

逋租宿债勿复收。——沈约《宋书》

(5) 又如:逋债(拖延付债);逋租(拖欠租税)

(6) 懈怠;拖延

久逋王命。——房玄龄《晋书·蔡谟传》

(7) 又如:逋壅(拖延积压);逋慢(怠慢不敬;不遵法令)

名词

逃亡者

可以怀远,可以柔逋。——《晋书》

英文翻译

flee, run away, leave debt unsettled

方言集汇

◎ 粤语:b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2 [台湾四县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客语拼音字汇] pu3 [梅县腔] pu2
◎ 潮州话:波污1(晡)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孤平聲開口一等pupo/pu

偿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