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时间驻留。
晋 陆机 《长歌行》:“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
引证解释
⒈ 谓时间驻留。
引晋陆机《长歌行》:“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
停晷的网络释义
停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2) 同本义
停,定也,定于所在也。——《释名·释言语》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余亦停弗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时方冬停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执行刑罚);停步(停止前进)
(4) 停留,暂时居住
停数日。——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停于大室之隅。——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停留长智(耽搁久了,自会想出主意来);停伫(停留伫立);停逗(停留);停眠(停留住宿);停待(等待;停留);停缓(停留缓行);停蓄(停留蓄积);停积(停留蓄积)
(6) 停放;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7) 又如:停丧挂孝(停棺在家等待吊丧,悬挂孝幛,戴孝尽礼);停柩(停灵。停放灵柩或在埋葬前暂时停放)
(8) 蓄积 。
(9) 如:停蓄(停积);停食(积食);停浸(聚积);停涵(停蓄沉浸);停塌(屯积);停潦(积水)
(10) 抚育 。
(11) 如:停育;停毒(化育;养育)
(12) 耸立 。
(13) 如:停停(耸立貌;高貌)
(14) 停滞 。
(15) 如:停阴(集结不散的阴云);停云(停止不动的云);停云落月(在信中表示对友人的思慕)
名词
(1) 成数,总数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
(2) 如: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
(3) 通“亭”。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 。
(4) 如:停传(宿站);停落(驿亭村落);停居(租寓之所)
形容词
(1) 停当。妥贴;妥当 。
(2) 如:停妥(停当妥贴);停稳(妥贴);停腾(停当);停脱(停当);停停当当(妥妥贴贴);停停脱脱(稳稳当当)
(3) 平均的 。
(4) 又如:停分(均分,各据一半);停匀(匀称);停直(匀而直)
(5) 正值
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
持钵安行,出彼祗树,不逾停午,以福众生。——梁· 沈约《千僧愿会文》
(6) 又如:停午(正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tin3 [梅县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宝安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沙头角腔]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庭 | 特丁 | 定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deng | dʰie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咎声。本义:日影)
(2) 同本义
晷,日景也。——《说文》
白日未及移其晷,己狝其什七八。——汉· 张衡《西京赋》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晷昃(日影偏西);晷曜(圭表上投射的日影);晷仪(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晷景(晷表之投影;日影);晷柱(晷表)
(4) 日光;亮光
辉光所烛,万里同晷。——《汉书·李寻传》
月晷呈祥。——《宋书·谢庄传》
春来多困,正晷移帘影,银屏深闭。——宋· 柴望《念奴娇》
(5) 白昼
究晷系夜,钓于台下。——晋· 王嘉《拾遗记》
(6) 比喻光阴,时间
寸晷惟宝,岂无玙璠。——晋· 潘正叔《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
(7) (玙璠:美玉)
日无暇晷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晷刻(片刻);晷候(片刻);晷暇(片刻空闲);余晷
(9) 日晷,按照日影测定时间的仪器,也叫“日规”
以冬至之后,立晷侧影,准度日月星。——《晋书·鲁胜传·正天论》
(10) 又如:晷表(日晷上的标竿);晷刻(日晷和刻漏);晷漏(晷与漏);晷度
(11) 通“轨”。轨道
应天顺民,五星同晷。——《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ui1 [台湾四县腔] gui3 [客英字典] kwui3 [海陆丰腔] gui3 [梅县腔] gwi3 [宝安腔] k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軌 | 居洧 | 見 | 脂B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kwi | kyix/kw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