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

zuò shǒu [ zuo shou]
注音 ㄗㄨㄛˋ ㄕㄡˇ

词语释义

做手 zuòshǒu

(1) 〈方〉

(2) 出手

做手利索
set about

(3) 能手;巧手

善于发现和培养做手
skillful hands

(4) 人手

做手不够用
labourer

(5) 作者

writer

词语解释

  1. 做工的人。

    《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就中单表一人,叫做 邱乙大 ,是个窰户一个做手。” 茅盾 《右第二章》:“一个是编辑先生,一个是厂里的做手,他们两个平日很少来往。”

  2. 下手。谋害的意思。

    《荡寇志》第七一回:“他哥哥叫人拿他,他索性把哥哥都做手了,逃来落草。”

  3. 戏曲中的动作和表情。

    《廿载繁华梦》第八回:“有赞某伶好关目,某好做手,某好唱喉,纷纷其説。”

  4. 写文章的人。

    茅盾 《子夜》九:“很好的题目,但是那班做手太不行!” 茅盾 《子夜》九:“然而凭诗人的名义,我再说一句:那班做手太不行!”

引证解释

⒈ 做工的人。

《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就中单表一人,叫做邱乙大,是个窰户一个做手。”
茅盾《右第二章》:“一个是编辑先生,一个是厂里的做手,他们两个平日很少来往。”

⒉ 下手。谋害的意思。

《荡寇志》第七一回:“他哥哥叫人拿他,他索性把哥哥都做手了,逃来落草。”

⒊ 戏曲中的动作和表情。

《廿载繁华梦》第八回:“有赞某伶好关目,某好做手,某好唱喉,纷纷其説。”

⒋ 写文章的人。

茅盾《子夜》九:“很好的题目,但是那班做手太不行!”
茅盾《子夜》九:“然而凭诗人的名义,我再说一句:那班做手太不行!”

做手的国语词典

股票市场中专以技术性方式控制股价涨跌变化的大户。

做手的网络释义

做手

  • 做手是股市上通过非法手段左右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股票价格从中获取暴利,使广大投资者蒙受损失的违法买卖人。
  • 做手的翻译

    英语: to put one's hand to sth, to set about, skillful hands, worker, writer

    做手造句

    从健身房出来后,姐夫就打车送姐姐去了最近的空军医院,后又转院到五三三医院准备做手术。
    不建议做手机后卸载不需要的组件,这会增加安全隐患,并且乱删系统组件,手机崩溃概率会上升。
    是不是戴过隐型眼镜后就不可以做手术了?
    林启兆却是面无惧色,神情自若的说道“用洋人的钱再赚洋人的钱,这才叫做手段,才叫做痛快。
    年轻的妈妈每天照顾着孩子,希望孩子能有个好的身体,相信在我们的帮助下,磊磊很快能来医院做手术,磊磊也很快就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个快乐地童年。
    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须重视工间操,多做手足和腰部活动,以加强血液循环。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被告被指控在警察取证之前对证物做手脚。
    说直话就像做手术不下麻药,病人好了,也会怨恨你。
    演讲者边讲边做手势。
    因为没有合适的手术场地,他根本没法为他们做手术。我们需要充气式医院来提供更多手术场地,如果充气式医院有望运到的话。
    吃骨头,不管是羊蝎子,还是鸭脖子、兔头、鸭头,李琛在吃的时候,真像外科医生在做手术。
    他指出,宝宝“大舌头”,不能都怪舌系带短,而轻度甚至部分中度舌系带过短患者完全没必要做手术,经过科学语音训练,他们也能做到吐字清楚、表达无碍。
    小孩子的疝气要趁早做手术吗?
    别说是国道边的私人小油站,即便是不少地处市中心的国有大型油站,一样在计量上做手脚,一箱油加下来,凭空多出来的几升油钱就要车主们买单。
    记者走访街边店、市场周边店时,也看到不少原先做手机零售店的门店已经不存在。
    你可学电影里那样对扶手做手脚。
    一些伟大演讲人做手势的频次高于平均数。
    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现实,因为房子和车子是给儿女买的,更实在,更有盼头,而看病做手术是花钱买罪受。

    汉字详情

    zuò [zuo]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DTY
    吉凶:
    仓颉: OJRK
    四角: 2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2)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水浒全传》

    (3) 又如:做道路(做生意;从事拦路抢劫、偷盗活动);做夫(服劳役;作劳动力);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干什么)

    (4) 制作,制造

    此处最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红楼梦》

    (5) 又如:做妖撒妖(做出妖形怪状的样子);做势(做出表面竟向的动作);做弊(作弊,舞弊);做衣服;这种糖是甜菜做的

    (6) 充当

    马二先生做东,大盘大碗请差人吃着。——《儒林外史》

    (7) 如:做大头(当傻瓜);做中(充当交易、借贷等关系中的中间证明人);做虎豹(充当恶人);做厂(当工人);做线(打听消息,充当耳目)

    (8) 假装 。如:做神做鬼(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做腔(装腔作势,摆架子);做嘴脸(装模作样);做好做恶(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做声分(装腔作势);做意(装假,做意)

    (9) 结成某种关系 。如:做一处(在一起;在一处);做亲家;做朋友;做一路(结成一伙);做人情(以某种行动或东西结好于人);做相识(交朋友)

    (10) 摆〔架子,阔气] 。如:做张做势(装模作样;装腔做势);做模样(摆架子;装模做样);做天气(摆架子;做出得意的样子 );做格(摆架子);做大老(摆架子,妄自尊大)

    (11) 举行,举办 。如:做孝(办丧事);做祃(举行祭礼);做场(演出);做庆贺筵席;做七十大寿:做生(庆祝生日)

    (12) 为吃而烧制食物 。如:宁愿饿死也不吃这种火上做的饭食

    (13) 成为,当 。如:做线的(当侦探的);做演员;做保育员

    (14) 写作 。如:做一首诗

    (15) 打,揍 。如:不走,等做不成;做他一顿

    (16) 斗,争斗

    你使这等见识,我拼的和你做一场。——《桃花女》

    (17) 杀害,谋害

    难道他们竟串通一气,来做我们的。——《官场现形记》

    (18) 用作 。如:这部分可以做教材;沼气可以做燃料

    (19) 代,替

    见公公时,做我传语他,只教他今夜小心则个。——《古今小说》

    你们做老拙传话谏议,道张公教送这瓜来。——《喻世明言》

    (20) 定价;算作

    他那一路上的人恐怕旁边人有不帮衬的,打破头屑,做张做智的圆成着,做了五十两银子,卖了。——《醒世姻缘传》

    英文翻译

    work, make; act

    方言集汇

    ◎ 粤语:zo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o5 [东莞腔] zo5 [梅县腔] zo5 zii5 [海陆丰腔] zo5 [客语拼音字汇] zo4 [陆丰腔] zo5 [客英字典] zo5 [台湾四县腔] zo5 [宝安腔] zo5
    ◎ 潮州话:z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臧祚去聲開口一等coh/zuh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