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次

piān cì [ pian ci]
注音 ㄆ一ㄢ ㄘˋ

词语释义

1.旧语法名词。指偏正词组修饰中心词的成分。参阅马建忠《马氏文通》。

词语解释

  1. 旧语法名词。指偏正词组修饰中心词的成分。参阅 马建忠 《马氏文通》。

引证解释

⒈ 旧语法名词。指偏正词组修饰中心词的成分。参阅马建忠《马氏文通》。

偏次的网络释义

偏次

  • 偏次是词语,拼音是 piān cì,指偏正词组修饰中心词的成分。
  • 汉字详情

    piān [pian]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YNA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HSB
    四角: 23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2) 同本义

    偏,颇也。——《说文》

    无偏无颇。——《书·洪范》

    势有偏侧。——南朝宋· 谢灵运《山居赋》

    (3) 又如:偏岸(斜岸);偏偏倒倒(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偏侧(犹倾侧;偏斜);偏倒(倾斜)

    (4) 边远

    心远地自偏。——晋· 陶渊明《饮酒》

    (5) 又如:偏邦(远离中原地区的边远小国);偏伯(边远地方的长官);偏海(边远的滨海地区);偏泽(边远之地);偏州(僻远之州);偏陬(僻远之地)

    (6) 片面,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7) 又如:偏为(偏向;偏袒);偏任(片面信任);偏行(片面实行);偏定(片面论定);偏解(片面的见解);偏辞(片面之词);偏裨(偏将与裨将)

    (8) 独,特 。如:偏委(特殊照顾);偏惠(特殊的利益);偏嗜(特殊的爱好)

    (9) 偏私;不公正;不公平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墨子·兼爱下》

    通则骄而偏。——《荀子·不苟》

    (10) 又如:偏佞(偏私奸巧);偏指(偏私的意愿);偏徇(偏私曲从);偏护(偏私的袒护);偏执(固执);偏介(孤高偏执);偏吝(偏执鄙吝);偏令(偏颇的政令);偏曲(偏颇隐晦);偏政(偏颇的政教);偏恣(偏颇任性);偏说(偏颇、片面的言论);偏质(偏颇之性);偏论(偏颇的议论)

    (11) 假借为“遍”。普遍

    则不可偏观也。——《墨子·小取》

    (12) 通“扁”。扁舟,小船

    乘偏舟于五湖。——《后汉书·隗嚣传》

    (13) 通“翩”。疾飞,飘扬

    名词

    (1) 旁;一方 。如:偏王(占据一地而称王);偏帅(一方守将);偏霸(偏据一方而称王);偏亡(缺少某一方面);偏至(在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偏长(一方面的特长);偏修(修道的旁门);偏室(正屋旁的房子);偏出(庶出;妾所生的子女)

    (2) 部属

    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3) 配偶的一方

    但以偏亲垂老,生计屡空,聊复靦颜以居,未能投劾而去。——宋· 秦观《谢馆职启》

    (4) 又如:偏栖(独居)

    (5) 偏差;错误 。如:纠偏

    动词

    (1) 倾侧

    太阳已偏到西边去。——老舍《四世同堂》

    (2) 偏袒 。如:偏枯(偏袒;偏于一方);偏怙(偏心;偏向);偏毗(偏袒;辅助);偏枯曲庇(偏袒庇护);偏为(偏向;偏袒)

    (3) 坚持,强求 。如:不该她去,她偏要去

    (4) 用于客套语。表示先用过或已用过茶饭 。如:偏背(客气话。已吃过饭了)

    副词

    (1) 表示程度。很;最;特别 。如:偏吃(吃得特别好);偏肥(特别鄙薄);偏宜(特别合适);偏视(特别看重);偏恶(特别的厌恶);偏精(特别精通);偏怜(特别宠爱);偏宝(特别珍爱);偏昵(特别亲近)

    (2) 表示出乎意料或与意愿相反 。如:偏陪(“不能奉陪”的谦称,失陪)

    (3)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的”、“恰巧”

    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唐· 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

    (4) 表示时间,相当于“只”、“单单” 。如:偏制(独自控制);偏得(独得);偏栖(独居);偏醒(独醒)

    英文翻译

    inclined one side; slan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pi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ian1 [宝安腔] pen1 [梅县腔] pien1 [东莞腔] pen1 [客英字典] pien1 [陆丰腔] pian3 pian1 [沙头角腔] pien1 [台湾四县腔] pien1 [海陆丰腔] pi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芳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pʰĭɛnphjen/phien
    [ci]
    部首: 427
    笔画: 6
    五笔: UQ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MNO
    四角: 37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 同本义

    次,舍也。——《礼记·檀弓上》注

    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

    (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

    形容词

    (1) 第二,居其次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

    (3) 副,贰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

    (4) 属于质量差的 。如:次品

    名词

    (1) 顺序,等第

    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

    (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如:圆锥是二次曲线

    (4) ∶表示行动的回数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

    (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

    (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如:旅次

    英文翻译

    order, sequence; nex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i4 [海陆丰腔] cih5 [梅县腔] ze5 [宝安腔] cu5 [客英字典] cih5 [陆丰腔] cih6 [东莞腔] cu5 [台湾四县腔] cih5 [沙头角腔]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tsʰichiih/c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