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痛饮。谓饮酒过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 李 形神益惑,倾饮过醉,离席兴辞。”
引证解释
⒈ 犹痛饮。谓饮酒过量。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李形神益惑,倾饮过醉,离席兴辞。”
倾饮的网络释义
倾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2) 同本义
倾,仄也。——《说文》
倾则奸。——《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
安无倾。——《论语·季氏》
重钧则衡不倾。——《淮南子·说山》
日既西倾。——曹植《洛神赋》
倾耳而听。——《战国策·秦策》
高下相倾。——《老子》。释文:“不正貌。”
俯身倾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倾葵(向日葵。借指尽忠);倾倚(偏斜不正);倾低(倾斜,歪斜);倾昃(偏斜;不正);倾返(形容峰峦险峻,向下倾斜);倾柯(使枝条倾斜下垂);倾倚(倾斜,歪斜)
(4) 倾塌,倒下
安无倾。——《论语·季氏》
高台未倾。——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倾崩(崩溃);大厦将倾;倾国(倾覆邦国;形容容貌极美);倾朝(倾覆朝廷);倾弛(倒塌残破)
(6) 向往,钦佩
一坐尽倾。——《汉书·司马相如传》
(7) 又如:倾奉(倾心敬奉);倾瞩(倾心向往)
(8) 死;丧 。如:倾害(杀害);倾送(断送;葬送);倾送(害死;累死);倾世(亡故);倾生(丧生);倾命(丧命)
(9) 倒出来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10) 又如:倾囊相助
(11) 倾轧
以利相倾。——晁错《论贵粟疏》
(12) 又如:倾挤(倾轧排挤);倾黜(倾轧罢免)
(13) 用尽;竭尽
倾家竭产。——《三国志·蜀书》
倾城远追送。——孙楚《征西官属诗》
(14) 又如:倾家费产(竭尽全部家产);倾身(竭尽全力);倾忱(竭尽诚心);倾尽(尽心竭力);倾觞(尽觞。谓畅饮);倾国(全国,举国);倾家(全家;拿出全部家产);倾献(全部献出)
(15) 超过,胜过
欲以倾诸将相。——《汉书·田竕传》。注:“逾越而胜之也。”
(16) 衰败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名词
倾向,对一个明确的政治性的纲领体系、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或一个政党的路线的偏离 。如:右倾;左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uang1 (khuang)[饶平]kêng1(kheng)[揭阳、潮阳]kuêng1(khue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yǐ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
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
(3)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
(4) 含;忍
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
(5)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
(6) 隐没;藏匿。通“隐”
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
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
(7)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
名词
(1) 酒
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
(2)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
(3) 统指饮食 。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
(4) 饮料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
(5) 又如:冷饮;热饮
(6) 另见
yìn
动词
(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3) 用酒食款待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
(5) 另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