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泄

qīng xiè [ qing xie]
繁体 傾泄
注音 ㄑ一ㄥ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倾泄 qīngxiè

(1) 大量地落下

drop down in torrents

词语解释

  1. 从高处大量涌流或倾倒下来。

    华山 《山中海路》二:“冰川的雪水,从山豁口倾泄下来,形成一道瀑布。”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敌机大约倾泄下五六十个炸弹,才哼哼着满意地飞走了。”

引证解释

⒈ 从高处大量涌流或倾倒下来。

华山《山中海路》二:“冰川的雪水,从山豁口倾泄下来,形成一道瀑布。”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三章:“敌机大约倾泄下五六十个炸弹,才哼哼着满意地飞走了。”

倾泄的国语词典

液体从高处大量倾倒泻下。

如:「水库泄洪时,大量的水从水道顶端倾泄而下。」

倾泄造句

这种情况下的写作可能不会有太多意义时,但是让情绪完全倾泄而出帮助你抚平悲痛的过程。
,似灵蛇游洞,周匝数遍后突然拔高,随后像狂涌的洪水倾泄而下。
不知不觉这雨象瀑布倾泄而下,沟面洪盈,倏忽间满过院前门庭。使你感到无比的空洞和凄怆。
全然地展现你的生命,没有什么东西留下,不压抑任何东西,将你自己全然地倾泄入生命的海洋。
她不断倾泄对于母亲憎恨她的联想。
时雨滂沱自危崖绝壁上倾泄而下,瀑高水急似白练处处,形成奇观。
在他面前的,仿佛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那人淡然带着冰冷的目光,流泄如水如月华,超凡而孤高,冰凉而淡漠,长长的白发如雪如瀑,华丽而隆重的倾泄了一身。
其中最醒目的一个现象就是黑帮片的复兴,一批人带上救赎的使命重新拿起武器,倾泄的子弹,飞舞的片刀,好像很多人坐在一起重温旧梦。
沿海山坡倾泄下来到地峡的金色沙滩,四季创建了一个简单的奢侈品在这个原始的自然环境氛围。
那剑势一出,就似再无停歇,绕过九曲十八滩,一路浩浩荡荡,满地黄流,无休无止地倾泄了下来,似乎要泄尽那人心头的郁懑。
虾群缓缓爬上大石头,虾虎鱼则是游过倾泄而下的水层。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XDM
五行:
仓颉: OPM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2) 同本义

倾,仄也。——《说文》

倾则奸。——《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

安无倾。——《论语·季氏》

重钧则衡不倾。——《淮南子·说山》

日既西倾。——曹植《洛神赋》

倾耳而听。——《战国策·秦策》

高下相倾。——《老子》。释文:“不正貌。”

俯身倾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倾葵(向日葵。借指尽忠);倾倚(偏斜不正);倾低(倾斜,歪斜);倾昃(偏斜;不正);倾返(形容峰峦险峻,向下倾斜);倾柯(使枝条倾斜下垂);倾倚(倾斜,歪斜)

(4) 倾塌,倒下

安无倾。——《论语·季氏》

高台未倾。——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倾崩(崩溃);大厦将倾;倾国(倾覆邦国;形容容貌极美);倾朝(倾覆朝廷);倾弛(倒塌残破)

(6) 向往,钦佩

一坐尽倾。——《汉书·司马相如传》

(7) 又如:倾奉(倾心敬奉);倾瞩(倾心向往)

(8) 死;丧 。如:倾害(杀害);倾送(断送;葬送);倾送(害死;累死);倾世(亡故);倾生(丧生);倾命(丧命)

(9) 倒出来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10) 又如:倾囊相助

(11) 倾轧

以利相倾。——晁错《论贵粟疏》

(12) 又如:倾挤(倾轧排挤);倾黜(倾轧罢免)

(13) 用尽;竭尽

倾家竭产。——《三国志·蜀书》

倾城远追送。——孙楚《征西官属诗》

(14) 又如:倾家费产(竭尽全部家产);倾身(竭尽全力);倾忱(竭尽诚心);倾尽(尽心竭力);倾觞(尽觞。谓畅饮);倾国(全国,举国);倾家(全家;拿出全部家产);倾献(全部献出)

(15) 超过,胜过

欲以倾诸将相。——《汉书·田竕传》。注:“逾越而胜之也。”

(16) 衰败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名词

倾向,对一个明确的政治性的纲领体系、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或一个政党的路线的偏离 。如:右倾;左倾

英文翻译

upset, pour out, overflow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1
◎ 潮州话:kuang1 (khuang)[饶平]kêng1(kheng)[揭阳、潮阳]kuêng1(khueng)

宋本广韵

xiè,yì [xie,yi]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A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PT
四角: 34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2)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运物之泄也。——《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

穷岫泄云。——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

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

精泄于目。——《淮南子·本经》

惠此中国,俾民忧泄。——《诗·大雅·民劳》

蓄泄数千载。——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3) 又如:泄宣(宣泄,宣露);泄冤(表白或洗雪冤屈);泄写(宣泄,倾吐。写,同“泻”)

(4) 排出

振河海而不洩。——《礼记·中庸》

泻出于两峰之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泄洪;泄水道;泄水坝;泄水闸

(6) 腹泻

金郁泄之。——《素问·六元正经大论》。注:“谓渗泄也。”

(7) 又如:泄溺(大小便);泄下(水泻,腹泻);泄利(泄痢。水泻;痢疾。利,通“痢”);泄注(腹泻);泄药(泄剂。泻药)

(8) 泄漏;泄露

言若泄臣不获死。——《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阴重不泄。——《史记·万石张叔传》

(9) 又如:泄了陶(露了底);泄口(谓言语泄露);泄风(泄漏消息)

(10) 物体由孔穴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落泪便如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又如:泄涕(犹流泪)

(12) 混杂 。如:泄用(混合);泄横(纷杂飞散)

(13) 通“殜”。狎侮;轻慢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孟子·离娄下》

憍泄者,人之殃也。——《荀子·荣辱》

(14) 又如:泄慢(轻慢);泄渎(轻慢,亵渎)

名词

(1) 病症名 。如:泄风(中医病症名)。

(2) 指风邪久入腠理间,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

(3) 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

英文翻译

leak; vent; flow; reveal

方言集汇

◎ 粤语:jai6 sit3
◎ 客家话:[东莞腔] set7 [宝安腔] set7 | ji3 [客语拼音字汇] xiab5 xiad5 [台湾四县腔] ji3 siet7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3 siet7 [梅县腔] siet7 j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jed/jeyj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