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倾心
(1) 向往;仰慕某人
(2) 男女间钟情爱慕
(3) 尽心;竭尽诚心
词语解释
向往;仰慕。
南朝 梁 庾肩吾 《有所思行》:“悵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天下倾心,尽当年之意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半山咏扬雄》:“ 水心 叶公 ,著《习学记言》,讥评古今,无全人矣,独於 雄 倾心焉。” 陈毅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倾心甚,看回天身心,绝代风骚。”
指男女之间钟情爱慕。
巴金 《家》十一:“二哥近来很倾心于 琴姐 ,他已经向我说过。”
尽心;诚心诚意。
《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性敏给,倾心承接,称誉日闻。” 唐 元稹 《华三巫》诗:“使我倾心事尔巫,吾寧驱车守吾道。”《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妾身虽在烟花之中,那些浮浪子弟,未尝倾心交往。” 徐迟 《地质之光》:“在座的一些同志便一个个告辞,退出了房间,知道他们要倾心长谈了。”
指葵藋之类植物本性倾向于太阳。比喻忠贞不二。
唐 刘长卿 《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明 何景明 《赠望之》诗之四:“孤葵慕太阳,倾心量不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悟情》:“又何必作葵藿之倾心,杨花之飘荡耶!”参见“ 倾葵 ”。
引证解释
⒈ 向往;仰慕。
引南朝梁庾肩吾《有所思行》:“悵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唐王勃《送白七序》:“天下倾心,尽当年之意气。”
元刘壎《隐居通议·半山咏扬雄》:“水心叶公,著《习学记言》,讥评古今,无全人矣,独於雄倾心焉。”
陈毅《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倾心甚,看回天身心,绝代风骚。”
⒉ 指男女之间钟情爱慕。
引巴金《家》十一:“二哥近来很倾心于琴姐,他已经向我说过。”
⒊ 尽心;诚心诚意。
引《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性敏给,倾心承接,称誉日闻。”
唐元稹《华三巫》诗:“使我倾心事尔巫,吾寧驱车守吾道。”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妾身虽在烟花之中,那些浮浪子弟,未尝倾心交往。”
徐迟《地质之光》:“在座的一些同志便一个个告辞,退出了房间,知道他们要倾心长谈了。”
⒋ 指葵藋之类植物本性倾向于太阳。比喻忠贞不二。参见“倾葵”。
引唐刘长卿《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明何景明《赠望之》诗之四:“孤葵慕太阳,倾心量不移。”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悟情》:“又何必作葵藿之倾心,杨花之飘荡耶!”
倾心的国语词典
衷心向往。
倾心的网络释义
倾心 ([倾心]app应用简介)
倾心 (词语概念)
倾心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2) 同本义
倾,仄也。——《说文》
倾则奸。——《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
安无倾。——《论语·季氏》
重钧则衡不倾。——《淮南子·说山》
日既西倾。——曹植《洛神赋》
倾耳而听。——《战国策·秦策》
高下相倾。——《老子》。释文:“不正貌。”
俯身倾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倾葵(向日葵。借指尽忠);倾倚(偏斜不正);倾低(倾斜,歪斜);倾昃(偏斜;不正);倾返(形容峰峦险峻,向下倾斜);倾柯(使枝条倾斜下垂);倾倚(倾斜,歪斜)
(4) 倾塌,倒下
安无倾。——《论语·季氏》
高台未倾。——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倾崩(崩溃);大厦将倾;倾国(倾覆邦国;形容容貌极美);倾朝(倾覆朝廷);倾弛(倒塌残破)
(6) 向往,钦佩
一坐尽倾。——《汉书·司马相如传》
(7) 又如:倾奉(倾心敬奉);倾瞩(倾心向往)
(8) 死;丧 。如:倾害(杀害);倾送(断送;葬送);倾送(害死;累死);倾世(亡故);倾生(丧生);倾命(丧命)
(9) 倒出来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10) 又如:倾囊相助
(11) 倾轧
以利相倾。——晁错《论贵粟疏》
(12) 又如:倾挤(倾轧排挤);倾黜(倾轧罢免)
(13) 用尽;竭尽
倾家竭产。——《三国志·蜀书》
倾城远追送。——孙楚《征西官属诗》
(14) 又如:倾家费产(竭尽全部家产);倾身(竭尽全力);倾忱(竭尽诚心);倾尽(尽心竭力);倾觞(尽觞。谓畅饮);倾国(全国,举国);倾家(全家;拿出全部家产);倾献(全部献出)
(15) 超过,胜过
欲以倾诸将相。——《汉书·田竕传》。注:“逾越而胜之也。”
(16) 衰败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名词
倾向,对一个明确的政治性的纲领体系、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或一个政党的路线的偏离 。如:右倾;左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uang1 (khuang)[饶平]kêng1(kheng)[揭阳、潮阳]kuêng1(khue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心 | 息林 | 心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sĭĕm | s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