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

qīng chéng [ qing cheng]
繁体 傾城
注音 ㄑ一ㄥ ㄔㄥˊ

词语释义

倾城 qīngchéng

(1) 全城;满城

倾城出动,围捕凶犯
from all over the town

(2) 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名花倾城,君王带笑
exceedingly beautiful

(3) 倾覆国家

ruin state

词语解释

  1.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郑玄 笺:“城,犹国也。” 孔颖达 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

    《北史·后妃传论》:“ 灵后 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2. 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晋 陶潜 《闲情赋》:“表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传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 子楚 累举目观之,此姬絶色倾城。”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汤文正》:“花烛之下,妇果艷丽倾城。”

  3. 形容花色绝美。

    明 刘基 《绝句漫兴》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参见“ 倾国倾城 ”。

  4. 指美女。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倾城迷 下蔡 ,容好结中肠。” 宋 苏轼 《咏温泉》:“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家门》:“三载羈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 吴 讎。”

  5. 全城,满城。

    晋 孙楚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 唐 杜甫 《高都护驄马行》:“ 长安 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 叶圣陶 《登雁塔》:“将来逢四野花开的时节,春秋晴明的日子……城里人必将倾城空巷而出。”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郑玄笺:“城,犹国也。”
孔颖达疏:“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
《北史·后妃传论》:“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⒉ 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晋陶潜《闲情赋》:“表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传闻。”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子楚累举目观之,此姬絶色倾城。”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汤文正》:“花烛之下,妇果艷丽倾城。”

⒊ 形容花色绝美。参见“倾国倾城”。

明刘基《绝句漫兴》诗之一:“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

⒋ 指美女。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宋苏轼《咏温泉》:“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明梁辰鱼《浣纱记·家门》:“三载羈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吴讎。”

⒌ 全城,满城。

晋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
唐杜甫《高都护驄马行》:“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
叶圣陶《登雁塔》:“将来逢四野花开的时节,春秋晴明的日子……城里人必将倾城空巷而出。”

倾城的国语词典

倾覆邦国。

倾城的网络释义

倾城 (汉语词语)

  • “倾城”一词,意义甚多。古以“倾城”为女主擅权、倾覆邦国的典故,后形容女子美丽或花色艳丽,又有全城出动之意。现有三毛散文、电影、游戏、歌曲、其他小说等以《倾城》为名。
  • 倾城的翻译

    英语: coming from everywhere, from all over the place, gorgeous (of woman)​, to ruin and overturn the state

    倾城造句

    杨玉环那倾国倾城的美貌,深深地吸引了唐明皇。
    能当选世界小姐,必然天生丽质,有倾国倾城之貌。
    有人秀,秀的倾城,让人不舍亵渎。
    杨贵妃天生丽质,倾国倾城。
    你的微微一笑很倾城,那一顷刻不经意地回眸,遇见你的笑靥如花,便注定了此生疯狂地追逐。
    当我回过头看她是时,她对我嫣然一笑,那一笑倾国倾城。
    一顾,我觉得倾城,再顾,我觉得倾国。
    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乍看似乎有一种朦胧的美,但是愈看就能看见她神秘面纱下的倾城之貌。
    据说西施是倾城倾国的美人。
    她虽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可惜红顏薄命,遇人不淑。
    红顏最怕岁月催,纵有倾国倾城之貌,到头来也难免白髮苍苍。
    她天生丽质,有倾城倾国之貌。
    西施不仅相貌倾国倾城,而且心忧自己的国家,真是古代的一位奇女子!
    这一场末路繁华,不倾城,不倾国,却倾我所有。
    择妻不求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但求温柔贤惠,体贴怜人。
    她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倾国倾城,与西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这是路一条繁华,不倾城,不倾国,但我甩所有。
    古代的四大美女,真是有倾国倾城的容貌。
    姐姐倾国倾城的美貌,真是迷到了不少男士。
    古代四大美人,有倾国倾城的美貌,真可称为天生尤物。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XDM
    五行:
    仓颉: OPM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2) 同本义

    倾,仄也。——《说文》

    倾则奸。——《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

    安无倾。——《论语·季氏》

    重钧则衡不倾。——《淮南子·说山》

    日既西倾。——曹植《洛神赋》

    倾耳而听。——《战国策·秦策》

    高下相倾。——《老子》。释文:“不正貌。”

    俯身倾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倾葵(向日葵。借指尽忠);倾倚(偏斜不正);倾低(倾斜,歪斜);倾昃(偏斜;不正);倾返(形容峰峦险峻,向下倾斜);倾柯(使枝条倾斜下垂);倾倚(倾斜,歪斜)

    (4) 倾塌,倒下

    安无倾。——《论语·季氏》

    高台未倾。——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倾崩(崩溃);大厦将倾;倾国(倾覆邦国;形容容貌极美);倾朝(倾覆朝廷);倾弛(倒塌残破)

    (6) 向往,钦佩

    一坐尽倾。——《汉书·司马相如传》

    (7) 又如:倾奉(倾心敬奉);倾瞩(倾心向往)

    (8) 死;丧 。如:倾害(杀害);倾送(断送;葬送);倾送(害死;累死);倾世(亡故);倾生(丧生);倾命(丧命)

    (9) 倒出来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10) 又如:倾囊相助

    (11) 倾轧

    以利相倾。——晁错《论贵粟疏》

    (12) 又如:倾挤(倾轧排挤);倾黜(倾轧罢免)

    (13) 用尽;竭尽

    倾家竭产。——《三国志·蜀书》

    倾城远追送。——孙楚《征西官属诗》

    (14) 又如:倾家费产(竭尽全部家产);倾身(竭尽全力);倾忱(竭尽诚心);倾尽(尽心竭力);倾觞(尽觞。谓畅饮);倾国(全国,举国);倾家(全家;拿出全部家产);倾献(全部献出)

    (15) 超过,胜过

    欲以倾诸将相。——《汉书·田竕传》。注:“逾越而胜之也。”

    (16) 衰败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名词

    倾向,对一个明确的政治性的纲领体系、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或一个政党的路线的偏离 。如:右倾;左倾

    英文翻译

    upset, pour out, overflow

    方言集汇

    ◎ 粤语:king1
    ◎ 潮州话:kuang1 (khuang)[饶平]kêng1(kheng)[揭阳、潮阳]kuêng1(khueng)

    宋本广韵

    chéng [cheng]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D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IHS
    四角: 4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6) 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8) 国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动词

    (1) 筑城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3) 守城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

    (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英文翻译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4 s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g2 [东莞腔] sang2 [客英字典] sang2 [海陆丰腔] sang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陆丰腔] sang3 [沙头角腔] sang2 [台湾四县腔] sang2 [宝安腔] s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