倳戟

zì jǐ [ zi ji]
注音 ㄗˋ ㄐ一ˇ

词语释义

1.犹持戟,指军士。 2.军队。 3.引申指建立军队。

词语解释

  1. 犹持戟,指军士。

    《管子·轻重甲》:“ 桓公 欲赏死事之后,曰:‘吾国者,衢处之国,馈食之都,虎狼之所栖也。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荼首之孙,仰倳戟之宝,吾无由予之。为之奈何?’”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绩 云:“‘宝’字或是‘室’字,言持戟死事之室,此三等人皆所当恤也。”引 张佩纶 云:“‘仰倳戟之室’言仰持戟而食也,即《孟子》所谓‘持戟之士’。”

  2. 军队。

    《管子·轻重甲》:“ 桓公 问於 管子 曰:‘今倳戟十万,薪菜之靡日虚十里之衍……久之,且何以待之?’”

  3. 引申指建立军队。

    《管子·轻重乙》:“故狄诸侯十钟而不得倳戟,程诸侯五釜而得倳戟。”

引证解释

⒈ 犹持戟,指军士。

《管子·轻重甲》:“桓公欲赏死事之后,曰:‘吾国者,衢处之国,馈食之都,虎狼之所栖也。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荼首之孙,仰倳戟之宝,吾无由予之。为之奈何?’”
郭沫若等集校引刘绩云:“‘宝’字或是‘室’字,言持戟死事之室,此三等人皆所当恤也。”
引张佩纶云:“‘仰倳戟之室’言仰持戟而食也,即《孟子》所谓‘持戟之士’。”

⒉ 军队。

《管子·轻重甲》:“桓公问於管子曰:‘今倳戟十万,薪菜之靡日虚十里之衍……久之,且何以待之?’”

⒊ 引申指建立军队。

《管子·轻重乙》:“故狄诸侯十钟而不得倳戟,程诸侯五釜而得倳戟。”

倳戟的网络释义

倳戟

  • 倳戟,出自《管子·轻重甲》,.犹持戟,指军士。
  • 汉字详情

    [z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GKH
    仓颉: OJLN
    四角: 252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树立;建立

    倳,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故青、 徐人言立曰倳也。——《释名》

    (2) 同“剚”。刺入;插入

    春日倳耜。——《管子》

    (3) 又如:倳耜(将耜插入地中);倳刃(以刀刺入)

    (4) 持 。如:倳戟(持戟。借指军事)

    英文翻译

    to stick in, to stab; to e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zi3
    ◎ 客家话:[梅县腔] zii5 [台湾四县腔] cih5 [客英字典] zih5 [海陆丰腔] cih5
    ◎ 潮州话:sa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吏去聲開口三等ʧĭəcrih/trioh
    [ji]
    部首: 412
    笔画: 12
    五笔: FJAT
    五行:
    吉凶:
    仓颉: JJI
    四角: 434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戈,从榦( 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2)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

    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

    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

    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横出的刃);戟吏(仪仗中持戟的人)

    (4) 仪仗名 。如:戟节(戟级。戟仗和符节);戟槊(门戟和长矛);戟幢(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

    动词

    (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

    (2)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戟,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3) 刺激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纲目·大戟》

    (4)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英文翻译

    halberd with crescent blade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 客家话:[梅县腔] git7 [海陆丰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陆丰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台湾四县腔] git7 [东莞腔] git7 [宝安腔]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几劇陌三開入聲開口三等kĭɐkkiek/ky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