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唐 宋 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一月﹞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 胡三省 注:“ 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俸禄》:“ 太祖 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欲高吏之行以便民,於是定俸户之制,脩益俸之令。”
引证解释
⒈ 唐宋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
引《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一月﹞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
胡三省注:“唐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俸禄》:“太祖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欲高吏之行以便民,於是定俸户之制,脩益俸之令。”
俸户的网络释义
俸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奉声。本义: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2) 同本义
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厚俸;俸钱(官吏所得的薪金);俸饷(官兵的俸禄和粮饷);俸薪(年俸和月薪)
(4) 旧指官吏任职的年资
俸,俸秩。——《广韵》
俸满,一齐转了员外。——《儒林外史》
(5) 又如:俸满(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依例升调);俸深;俸浅(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资历较浅)
(6)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5 [宝安腔] fung3 [客英字典] fung3 fung5 bung3 [陆丰腔] fung6 [海陆丰腔] bung3 fung3 [客语拼音字汇] fung4 [台湾四县腔] bung3 fung3 [东莞腔] fu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琫 | 邊孔 | 幫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pungx/punk | p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2) 同本义
户,半门曰户。——《说文》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字书》
窥其户。——《易·丰》
设于户西。——《仪礼·聘礼》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礼记·礼器》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当户理红妆。
出户望南山。——晋· 干宝《搜神记》
出户南望。
窗户皆闭。——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户下(门边;户住的属下。多指奴婢或门客);户牡(门钥);户门(守门的人);户钥(门上开关的锁钥)
(4) 住户,人家。一家称一户
其邑人三百户。——《易·讼》
户说以眇论。——《史记·货殖列传》
户裁及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户出一男。
为一户者。——清· 洪亮吉《治平篇》
(5) 又如:全户人口;几百户人家;户帖(登记每户人口籍贯、名义的册子);户版(登记居民户籍的簿册)
(6) 户籍(登记户口的册籍) 。如:户版(户籍;户口);户贯(户籍)
(7) 屋室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易·节卦·象辞》
不出户知天下。——《老子·四七》
(8) 出入口 。如:洞户(洞穴,洞口)
(9) 酒量
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元稹·春游诗》
(10)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家庭 。如:猎户,农业户
(11) 门第 。如:她看来倒是门当户对
(12) 户头 。如:开户
(13) 洞穴
蛰虫坏户。——《礼记·月令》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礼记》。孔颖达疏:“户,谓穴也。”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唐· 李白诗
动词
阻止
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户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左传·宣公十二年》。注:“户,止也。”
量词
(1) 用以计户数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
(2) 又如:几户人家;穷人五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fu3 fu1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戸 | 侯古 | 匣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ɣu | ghox/huu |